“十二连冠”申纪兰成“骨灰级”人大代表

来源:新浪博客作者:张柔桑责任编辑:全云
2015-08-13 17:29

尽管申纪兰在山西省再次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受到了许多非议,但如果做一个预测,我认为这一次网民的“吐槽”改变不了什么,申纪兰终将顺利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的审查确认,下个月将再一次步入人民大会堂,行使神圣的人民代表的权力。

事实上,“十二连冠”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已经是一个符号,成为重要的象征。首先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象征,她的十二届蝉联可以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说明不需要财产即可当选人大代表的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其次,是农民群众当家作主、中国妇女地位平等的象征,一个出身贫苦农家的普通妇女,数十年十二届连续当选、参政议政,足以说明中国农民、中国妇女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第三,是中国人大制度的象征,申纪兰是这个制度的亲历者、见证人、讲述人,历史需要雕像,需要“化石”和标本。当然,申纪兰的象征不止于此。

如果深入讨论,既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为什么非要和一个“骨灰级”的连任人大代表过不去呢?倘若换一个人,倘若这个人符合绝大部分选民有关人民代表的价值标准,并且能够与时俱进,充分代表、表达、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并且由此形成了很高的威望,包括广大网民在内的人民群众会排斥他(她)的连任吗?我想大家心里会有答案。可见,许多人对申纪兰继续当选人民代表的排斥,主要是对她一些不大符合民意代表本质要求、容易引起争议的言论不满,对其参政议政能力水平不满。讨论问题特别是与历史有关的问题,不能离开当时所处的历史条件和具体环境,否则就无法得出科学的结论。可以说,直到改革开放前期,没有人会觉得申纪兰蝉联全国人大代表有什么不妥,她也一直走在她所处的时代的前列,属于时代的弄潮儿和佼佼者。然而,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当人们解放思想、追求自由和平等,当社会多样、思想多元,大家对民主和法治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涨,对宪政和民主制度的实践越来越渴望的时候,申纪兰这样的人民代表,就显得与民众的政改期待、民主期待、法治期待渐行渐远,申纪兰的象征也越来越表达为一种政治象征和体制象征,而不再是执政党与贫民社会、劳苦大众心心相印、利益一致的象征。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在某自治区的一个机关工作。那时候要求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一级机关的党委常委中必须要有少数民族干部。我们那个机关的党委常委班子中按比例安排了两位少数民族干部担任常委。这两位领导同志人不错,很老实,最大的特点是“守规矩、听招呼”,在常委会上,永远听不到他们的“不同意见”,任何议题他们都会按要求投赞成票。机关干部私下里把他们称作“常委会上两朵美丽的花”。一个单位的班子里有一两朵这样“美丽的花”,有一两个象征性人物,可能构不成什么危害。但是,如果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里的民意代表一旦成了“美丽的花”,被代表的选民无疑是悲催的。在一届人大里保留个别象征性的代表人物,似乎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如果民主成为象征性的,民主制度成为象征性的,甚至根本政治制度成为象征性的,那就是对人民的背叛。在这方面,中国人大制度(包括政治协商制度)自我完善的任务还很艰巨,也许道路还很漫长。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