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以人民为中心是唯物史观的本质体现

来源:人民网责任编辑:于雅倩
2021-01-05 11:2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连载(8)

以人民为中心是唯物史观的本质体现

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编者按:2020年8月下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提纲挈领,以点带面,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和鲜明特色。人民网理论频道节选其中篇章连载,以飨读者。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就要始终坚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坚持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之中。

一、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在漫长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中,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铸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近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历史经验也充分昭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力量在于人民,只有依靠人民才能创造历史伟业,不断续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必须牢固树立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思想。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并充满感情地发出“人民万岁”的历史最强音。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否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是否承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作用,是区别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志。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只有把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统一起来,才能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力量。

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必须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向人民学习,向人民求教。“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群众最了解实际情况,最容易发现问题,最有解决问题的经验,也最能够创造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邓小平同志说过:“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从根本上说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经验反映着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总结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经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把人民作为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始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习近平同志告诫全党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只有深入群众,了解实际,及时发现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和政策,并动员指导人民开展新的实践,党和国家的事业才能永葆生机活力。

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必须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人民群众拥护什么就鼓励什么,人民群众期盼什么就做好什么,人民群众反对什么就纠正什么。衡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根本标准,只能是“人民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时代是出卷人,中国共产党能否交出合格的答卷,只能由人民来判断、历史来检验。

二、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除了人民利益以外没有任何自身特殊的利益。坚持一切为了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在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在含义和实践要求。

共产党是为人民利益而产生的政党。《共产党宣言》明确规定,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它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践行者,无论革命、建设、改革时期,都始终如一地坚持以人民的需要为需要,以人民的追求为追求,以人民的幸福为幸福,时刻把人民的冷暖挂在心上,把人民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党成立之初就把自己的宗旨确定为“为人民服务”;改革开放伊始,党就把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改革开放进程中,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又相继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等,在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利益上不断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党在各个时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因而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鲜明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强调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强调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调新时代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都要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从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出发,提出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遵循。

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群众路线是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在党的全部活动中的系统运用,是对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归纳,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

从价值观角度讲,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以人民为中心展开的。“一切为了群众”,是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是每个共产党员必须遵循的最高政治原则。“一切依靠群众”,是实现“一切为了群众”的根本手段,马克思主义政党坚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党要相信群众、发动群众、带领群众为实现远大目标而奋斗。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一切为了群众”是党的工作的价值目标,“一切依靠群众”是实现价值目标的手段,两者有机统一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价值观。

从方法论角度讲,“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强调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要充分了解群众意见、汇集群众智慧,在决策执行过程中也要不断听取群众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决策执行的结果更要经得起人民群众的认可和实践检验。

历史经验证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党的事业和群众利益就会欣欣向荣;背离党的群众路线,党的事业和群众利益就会受到损害。实现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时刻防止脱离人民群众。为此,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

(注:本文系该书第四章第一节内容)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