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法德回忆:“那晚我太累了,有一名中国护士一直守在我身边,帮我擦汗,喂水,有一瞬间我什么也不知道了,后来战友告诉我,是那名护士一把抱住我,将我放在床上,给我打针输液,救了我。这段救命之恩,我将永生难忘!”
穆法德昏睡的16个小时里,护理组组长冯静专门安排了特护一直守候在他身边。当他“打摆子”时,护士为他盖好棉被,当他高热时,护士拿着温水毛巾为他擦浴降温。每当穆法德睁开布满血丝的眼睛,总能看到护士忙碌的身影。
尼泊尔军医和中方军医沟通患者病情
精湛的医术,优质的护理服务终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每当有患者陆续痊愈出院回国时,他们总是争着和医护人员合影,这群年轻人难掩内心的喜悦,紧紧地拉住医护人员的手表示感谢,埃方负责人专程赶赴二级医院对此次成功救治表示了最诚挚的感谢。
10月至11月是进入雨季的布卡武疟疾高发期,营区内四处可见低洼地带的积水,滞留的死水助长了蚊虫的孽生,增加了疟疾传播的危险性。医疗工作要面临的突发状况是危险而难以预测的,疫区医护人员在照料患者的同时,自身也承受着疲劳和感染的巨大压力。他们无法预料正在接受诊治的患者的突然呕吐,也无法防范大雨之下蚊虫防不胜防的叮咬……在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医护人员每天面对的都是生死之战。
全队年龄最小、23岁的护士李娜上夜班时被蚊子咬了。瘦小的她一脸焦虑,不停地挤压、冲洗、消毒,不停地询问值班医生护士,有没有可能患上疟疾……恶性疟疾潜伏期为10-14天,当所有正常的化验结果单出现在她面前时,长期累积的巨大压力下,她禁不住哭了起来。这时冯静来到她床前,撸起袖子,让李娜看她胳膊上的针眼,原来冯静在这批患者入住当天就被蚊子叮了,她默默服药,验血,并在微信上通知大家做好防蚊虫叮咬措施,她用无声的举动,给李娜吃了定心丸。
“邻居”合影
医疗组三名医生南林、路军、张东友在病区内值班时被蚊子叮咬,他们立即加强服用了对肝肾功能有影响的青蒿素胶囊,为了不引起医护人员的恐慌,他们选择沉默,并在第7天和第10天采血进行疟原虫检测。
后勤组组长刘立杰说,做好医疗护理组的各项保障工作,确保抗疟战役最终获得胜利,是我们后勤组应尽的职责。 防疫组田华博士迅速划分隔离区和清洁区,关闭通往宿舍区的后门,对疟疾患者的活动空间进行严格控制。对每个病房加固自动粘贴门帘,加放防蚊设备,进行室内喷雾作业。开展针对性消杀4次,消杀面积达4200平方米。
在与患者的沟通中,护士们得知这批年轻的特战旅官兵还有10天就要结束在布卡武为期一年的工作,即将踏上故土的他们既激动又紧张。年仅23岁的男护士阿汗默负责陪护,他告诉护士,有个叫拉埃里的患者,回国即将结婚,很担心疟疾不能治愈会传染给家人,心理压力巨大的他总是一脸忧伤。护士们利用拉埃里的探视时间,针对疟疾能否治愈,是否传染给他人,进行了详细讲解,很快拉埃里和战友们的脸上又重绽笑容。
中方医疗分队与尼方合影
就在第二批6名疟疾患者治愈将要回国的时候,我们认为的最坚强、最善解人意的阿汗默也倒下了,剧烈的头痛伴随着寒战、高热接踵而至。连日来的陪护工作打破了他的生活规律,阿汗默五个月前所患的疟疾又复燃了。平时性格开朗的他此刻变得寡言少语,原本定好的回国返程航班不得不取消。他即将回国的战友围在床前,默默地为他擦汗,又在找着话题逗他开心。全体医务人员深深理解这种战乱恶劣环境所结下的深厚情感,这是一种超越亲情无私忘我的大爱情怀!每当护士们查房,总会自发地到他的病房去为他点个赞,往往竖起一个大拇指,一个微笑,一声“Very Good”都能让阿汗默露出会心的微笑。
“我们要感谢中国二级医院为任务区官兵的健康所作出的贡献,你们不仅把医疗服务送到任务区一线官兵,还把防范疟疾的知识带给了官兵,你们的做法值得在战区推广”分队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始终以官兵健康着想的做法得到战区司令赛义德的充分肯定。中国军医的不畏艰难、迎难而上,主动作为,让布卡武任务区共同见证着中华民族同舟共济、慷慨互助的可贵精神!
(央广军事·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