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和战场上,我们的的坚强堡垒是怎样的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孔凡兴责任编辑:任爽
2018-01-03 14:45

一名党员一面旗,一个支部一堡垒。中国第五批赴马里维和医疗队自成立之初,就将支部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注重发挥支部主体作用、政治引领作用和组织协调作用。部署半年来,医疗队党支部团结奋进,支委一班人履职尽责、科学决策,全体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勇于担当、敢于亮剑,全队官兵忠实履行维和使命,坚定不移、攻坚克难、干劲不减。

建队之初,医疗队严格落实各项组织生活制度,采取召开支委会、党小组会、民主生活会等形式,深入进行思想发动,让官兵真正了解维和、认识维和、感悟维和,激发官兵斗志,坚定维和信念。针对医疗队学历水平参差不齐、人员成分复杂,年龄跨度大等特点,采取“一帮一、一对红”结对子活动,叫响“博士硕士都是维和战士、老兵新兵都是维和士兵”的口号,在全队范围内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确保官兵紧紧团结在支部战斗堡垒之中。

党支部是我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关心关注官兵切身利益,反映官兵真实需求。出征之前,医疗队党支部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从队领导到每一名战士,采取逐人过的方式,电话慰问队员家属,了解队员家庭状况,对家属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尽力协调解决队员家庭困难,受到全体官兵的一致好评。部署至任务区后,支部想在前、做在前,以支部名义多次为队员协调住房、家属工作调动、子女入学、津贴福利发放、立功表彰等事宜,为队员排忧解难、解除后顾之忧,在全体队员心中树立了威信和形象,赢得了全体队员的信赖和拥护。

维和队员来自联勤保障部队十一个单位,专业技术干部多,学历层次比较高,工作责任心强,不怕吃苦,但同时自尊心和自我意识比较强,加之个人经历、脾性等不同,要达到正规统一相比单一建制部队难度要大。针对这些特点,党支部及时修订政治工作管理制度,注重因势利导、循序渐进,抛弃传统说教和填鸭式教育,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张弛有度,多鼓励、多提醒,充分发挥队员主观能动性,为队员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和空间,同时也确保了正规化管理和教育效果。部署至任务区3个月后,队员“新鲜感”减少,浮躁、散漫等不良情绪慢慢滋生,党支部审时度势,开展大谈心交心活动,从干部到战士,从组长到组员,引导大家自觉克服身体、心理等各方面带来的不良影响,全队下上迅速兴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热潮,及时纠正了思想偏差,凝聚了意志,确保了全队思想稳定、工作正常、秩序正规。

维和任务区天气炎热,生活艰苦,任务期进入中期,官兵思亲念家情绪加重,尤其是在马里安全局势严峻紧张的情况下,给队员及其亲人带来的心理压力更大。针对这种情况,维和医疗队党支部在强化安全形势、职能使命、战斗精神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了“写书信、报平安、表决心”活动。结合维和任务中期总结,医疗队向队员所在单位全面汇报维和半年以来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让单位和家人及时了解官兵在任务区的情况。各单位在收到“书信”后积极回应,组织维和队员家属、科室同事录制《我想对你说》,视频慰问维和队员,向维和队员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祝福。全体队员倍受鼓舞,纷纷表示牢记祖国亲人重托,忠实履行使命。

对维和医疗队来讲,我们群策群力,人人参与,在营区设置80余幅宣传海报,创立“和平树”图片墙、“愿景墙”等营区喷绘,开设了书法、摄影、法语等兴趣课堂,开展了“粽情端午”、“七一我把忠诚献给党”、“八一守护和平”、“庆中秋国庆双节”等系列节日庆祝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充实队员们的业余生活,让队员们在维和医疗队这个大家庭里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

11月30日,中国二级医院因在“11·24恐怖袭击事件”中出色完成尼日尔战斗营重伤员救治任务,联马团东战区司令专程至中国维和医疗队二级医院,对中国维和医疗队精湛的专业技术、温馨的医疗服务和高尚的人道主义救援精神赞不绝口,并对医疗队进驻超级营区半年以来所做工作表示感谢。外军一直有疑问,中国军队保持战无不胜的原因何在?我们告诉他们因为我们有党支部的坚强领导,有官兵一致的优良作风,有严明的纪律,因而全队思想统一,团结一心,所以能应难而上,全力而为,这就是我们制胜法宝。

支部主体作用发挥好,部队才有战斗力。在支部的坚强领导下,我第五批赴马里维和医疗队自5月18日部署至任务区以来,全体官兵、医护人员冒着感染风险,半年来累计接诊门急诊患者3164人,全力抢救急诊危重症伤病员67人次,收住院患者49人,开展手术111例,检验3172项,X线458人次,超声709人次,水质检验45批次,空运前接伤员40人次,后送伤员11人次,转运遗体21具、累计空中飞行时间74小时,飞行总里程2.41万公里,圆满完成联马团赋予的每一项任务,被联马团亲切的称为“撒哈拉沙漠里的诺亚方舟”。

(作者系中国第五批赴马里维和医疗队干事)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