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蓝盔在刚果(金):除夕夜贯通“生命通道”

来源:新华社作者:王博责任编辑:菅琳
2016-07-31 17:53

充满爱心的“中国朋友”

中国蓝盔不仅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救急”,也在平时一点一滴地关怀着当地民众。

中国维和军人与驻在地的国际儿童村建立了共建关系,每个月前往儿童村开展献爱心活动。如今,儿童村的孩子们都能熟练地用汉语说“我爱刚果,我爱中国”。

因任务需要,中国维和工兵分队成立了乌维拉分遣队,他们赶赴驻地后不久,便迎来了“六一”国际儿童节,看着经常围在营区门口的当地儿童,分遣队决定为孩子们过个愉快的节日。

“六一”当天,分遣队带着满满几大箱学习用品、体育用品和玩具来到学校,令大家意想不到的却是师生们竟然不知道还有国际儿童节这个节日。

在中国军人的带动下,孩子们渐渐和战士们熟络了,他们拉着战士们一起踢足球,几个大点的孩子比划着要学习中国功夫,四级军士长蒋恒丹兴致盎然地教起孩子们军体拳……

离别之际,校长感慨地说:“今天,孩子们度过了第一个美好而难忘的儿童节,感谢来自中国的朋友。”如今,这所学校的孩子们已经和中国军人成了“忘年交”,每隔一段时间战士们都会自发前往学校看望孩子们。

无私的爱心也收获了珍贵的回报。中国农历新年期间,儿童村的孩子们特意来到维和部队营区,给“中国朋友”表演了自己准备已久的节目。

隐忍泪水的“中国蓝盔”

在马里、在南苏丹、在利比里亚、在刚果(金),只要有中国维和部队的地方,他们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挥洒汗水,奉献爱心。然而他们的背后,却都有自己的辛酸和个人牺牲。

记者曾在他们的驻地见过一份三页的统计表格,上面记录着中国维和军人们在执行任务期间家中所发生的变故——父母辞世、妻子临产却无人在旁照料等困难。

两年前,医疗分队的一名副队长在海外执行维和任务期间,年迈的父亲被查出得了重病,作为医生的他知道病情的危急,却无能为力,只能多和并不知情的父亲说说话,强装开心地给父亲打完电话后,他一个人蹲在墙边默默地流泪。

一年前,一名工兵分队的战士在休息时,拿着总是没有信号的手机,静静地盯着屏幕上自己抵达任务区后出生的儿子的照片,时不时摩挲下相片上的小脸、小手和小脚丫。

最为痛苦的是,看到自己的战友被放置在覆盖着国旗的棺木里——因热爱和平而来,却被无情战火带走。

擦干眼泪,继续前行。中国蓝盔用无畏和爱心诠释着当代军人的英勇和忠诚。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