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着枪声入眠,中国维和军人始终奋战在施工一线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张新 庞清杰责任编辑:菅琳
2016-06-07 04:08

困难面前不退缩

“本以为至少会有个简陋的住处,可到地方一看才知道是一片荆棘、灌木丛。”这是达尔富尔留给我首批维和官兵的第一印象。

由于板房等海运物资输送较慢,我先遣分队官兵在低矮的帐篷里住了6个多月。由于达尔富尔地区纬度低,阳光接近直射,帐篷内的温度有时高达60摄氏度。“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熬过来的。”我首批赴达尔富尔维和工兵分队作战参谋周国民感叹道。

热,可以说是苏丹达尔富尔留在许多维和官兵脑海中的一大印记。当前,6月的苏丹气温动辄高达50摄氏度,机械驾驶室内温度甚至高达60摄氏度,但第十二批维和官兵仍然坚持奋战在施工一线。由于气温过高导致机械频繁“开锅”,维和官兵不得不工作15分钟就要停下来,使机械及时冷却降温。在一次冷却后,装载机操作手王剑南准备给机械加水,在他打开水箱盖子的瞬间滚烫的热水突然喷涌而出。虽然隔着衣服,但他整个肩膀仍然被烫伤。军医再三建议他休息养伤,但他在烫伤部位搭了条湿毛巾后继续坚持工作。

天气酷热,为毒虫和疾病滋生提供了温床。我首批维和部队接到建设尼亚拉超级营地的任务时,机械装备“尚在路上”,官兵们就用双手清石块、拔灌木。未曾想,灌木之中尽是毒蛇、毒蜘蛛、毒蝎子……这些蛇虫毒性很强,一位尼日利亚维和女兵曾被霸王蝎蜇伤后抢救无效死亡。驻卡尔玛营区的埃塞俄比亚维和部队一名战士白天还有说有笑,夜间就因患急病去世。可以说,除了防范时刻可能发生的武装袭击,我维和官兵还要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

因天气炎热,不适宜很多蔬菜生长,达尔富尔当地的饮食以洋葱土豆为主。洋葱土豆因此也便成了维和官兵餐桌上的“常客”。在第十一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部队有个顺口溜:早洋葱,晚土豆。为了改善官兵伙食,我维和官兵利用雨季开垦菜地,缓解了蔬菜供应稀少、品种单一等问题。

牺牲奉献不言悔

维和官兵远涉重洋赴苏丹达尔富尔执行维和任务,带去的除了祖国的殷殷重托,还有家人的无尽思念;留下的既有维护和平的无上荣光,也有家国难两全的深深歉疚。

2014年5月,接到维和集训通知时,第十批维和部队翻译王松正在家筹备婚礼。新婚一周后,他就告别妻子,参加到维和集训中,直到2015年4月30日执行完维和任务才和妻子重聚;我第十批维和部队工程师焦龙维和集训期间,妻子临产,他一直希望能在出征前见上妻子和孩子一面。这个愿望直到完成维和任务回国后才得以实现……

“我们只能在彼此的梦里刷一下存在感。”第十二批维和部队工程保障一中队中士贾硕提起相恋四年的女友如是说。达尔富尔与国内有5个小时时差,白天维和官兵们都在烈日下忙着施工,晚上有空闲时国内已是凌晨,心里明明思念妻子女友,却又不忍打扰熟睡的她,只能将想念带入梦乡。

陈伟是第十一批赴苏丹维和部队的一名工程师。执行任务期间,他的母亲上山砍草,被毒虫蜇伤,身体多个器官衰竭,昏迷不醒。医生说,老人很有可能变成植物人,但陈伟不放弃,只要一有时间就往家里打电话,在母亲耳边说说苏丹的故事,讲讲小时候的事情……一个月后,昏迷不醒的母亲终于恢复意识。

第十二批维和工程保障一中队二级军士长李启伟,先后三次踏上非洲红土地执行维和任务,其中2007年、2016年执行维和任务期间父母分别离世。今年3月,他忍着失去母亲的痛苦,坚持参与完成赴图鲁斯机动及施工等任务。工程完成后,战友们发现他黑了不少,瘦了一大圈。

第十一批维和部队大队长崔伟,出发前母亲已被确诊肺癌。任务期间,由于化疗,母亲的白发掉光,怕崔伟看了难受,不再与他视频。母亲去世后,崔伟强忍悲痛,出色完成维和任务。在一封写给母亲却未能寄出的信中,崔伟悲痛地写道:从2013年您得病到现在您离开,我没有尽孝,这是儿子一辈子的遗憾。但儿子知道,完成好维和任务,也是对您最大的孝!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