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蓝盔部队>>正文

155医院第12批赴南苏丹国际维和医疗队归来

来源:人民网作者:李超然责任编辑:李林2014-12-12 09:24

【工作】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

尽管条件很艰苦,但大家仍然坚守自己的岗位,做好自己的工作。“我们都是定岗定位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做。”闵霞说。

“之前维和医疗队的工作是为基地人员和少数难民提供医疗服务,但是今年5月份,基地设置了一个难民营,收容难民1000多。而且今年南苏丹地区霍乱、艾滋病、疟疾等传染病的发病率极高。”孙庆国说,所以维和医疗队还要为更多的难民提供医疗服务,工作量比以前多了很多。“我是检验师,我的工作就是检验。霍乱、艾滋病、疟疾,这些疾病都需要检验数据协助临床诊断。检验任务量大大增加,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周末基本上没有休息过。”

4月18日,18名在战乱中受重伤的平民从博尔空运至瓦乌维和医疗队所在的中国二级医院。接到伤员后,队员迅速展开诊断、治疗,紧急实施人道主义救援。为了抢救伤员,他们顾不上吃饭,一直坚持工作到深夜。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最后抢救回了17条生命。

在这17名平民中,有一位孕妇,当时她腹中的胎儿已经7个月大。“这位孕妇因为颅脑受伤,送来时已经偏瘫,医生立即对她实施了手术。3个月后,她顺利地产下了一名女婴,并且在康复的过程中逐渐生活自理。大家都觉得这是个奇迹!”闵霞说。

核心提示12月7日上午9点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五中心医院(以下简称一五五医院)第12批赴南苏丹的国际维和医疗队历时10个月,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后载誉归来。大河报记者了解到,5名队员分别是孙庆国、闵霞(女)、赵国浩、刘向生、韩修玉。他们中年龄最大的40岁,最小的只有20岁。他们全部被联合国授予“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其中,孙庆国等还被授予“联南苏团医疗特别贡献奖”,闵霞获得了“护理特别贡献奖”。记者采访了其中两位——孙庆国和闵霞。

【选择】家人虽然担心,依然鼓励前去

“当初家里人还是支持我参加维和医疗队的,”孙庆国说,母亲虽然担心,“但依然鼓励我去。”

在瓦乌期间,孙庆国的母亲一直都关注着瓦乌的新闻。“当听说瓦乌这里发生战乱,我母亲就特别担心,立马给我打电话,询问我是否平安。我也时常和母亲聊微信,发一些生活照。”孙庆国说。

在瓦乌期间,闵霞的奶奶病重住院,希望见见孙女。父母就和闵霞联系,希望她尽快赶回来。“当听到奶奶病重时,我当场就哭了,恨不得立即回到奶奶的身边。但当时维和医疗队的工作比较忙,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思前想后,我还是决定留下来。”闵霞说道。

“我感觉自己很对不起奶奶。小时候奶奶最疼我了,当她想见我时,我却不能陪在她身边。但我不后悔自己的选择。”闵霞流着泪说,今天回来了,但是由于还处于隔离期,要等一周才能回到山东老家去看望奶奶。

【感受】真切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

“在瓦乌,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闵霞告诉记者,瓦乌的小孩儿,自己的母语还说不流畅,但看到我们都会伸出大拇指说,“china,中国”。

“不少来门诊看病的外国人,也会说简单的中文,如:‘你好’、‘你工作辛苦’。每当他们说的时候,自己就感觉特别的自豪。”闵霞说,最让她记忆犹深的是,一位乌干达的警察来看病。“他突然拿出一个手机,高兴地说‘madeinchina’。我一看,他拿的竟是一部中国产的手机。”

闵霞说,虽然我们维和医疗队在瓦乌的时间有限,我们的能力有限,“但是我们会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孙庆国对记者说,作为一名军医,能够参加维和任务,感到无限荣光,这是军人价值的体现。“作为医生,我们救死扶伤,为当地老百姓提供医疗服务,这是一种奉献,还彰显了军人的风采。”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