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首次考军长,到底考出了什么?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刘建伟 赵雷责任编辑:张硕
2018-07-17 02:02

今天,我们如何练将?

■解放军报记者 刘建伟

军之大事,命在于将。

采写这篇稿件时,记者兴奋之后是振奋,这样一段历史萦绕脑海:1954年1月,刘伯承元帅在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的发言中,介绍了军事学院举办战役系的设想,并诚恳地点出杨得志等10个人的名字,希望他们都能来战役系学习。这些人都是军职以上干部,经历了长期革命战争的锻炼和考验,具有丰富的指挥经验和较高的政治素养,都是我军赫赫有名的战将。

历史看起来反复,实则却是涅槃升级。这次陆军首次考军长,就是陆军体制编制重塑后,深化转型聚焦打赢,向“脖子以上”要战斗力,推动部队打赢能力向更真、更实、更严、更高方向扎实迈进的重要举措。

“一些指挥员离开了机关就不会判断形势、不会理解上级意图、不会定下作战决心、不会摆兵布阵、不会处置突发情况。”习主席指出的指挥员“五个不会”问题,振聋发聩,语重心长。这几年,部队大兴学习研究之风,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的人多了。但不可否认,和平时期军事训练的紧迫感容易淡化,军人的主责主业容易淡化,“五个不会”问题解决起来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有的指挥员重管理轻作战,说起管理头头是道,分析作战有时却捉襟见肘;有的指挥员重经验轻学习,指挥作战习惯用老方法,面对新体制新编制新装备创新不足;有的指挥员重督训轻参训,抓基层训练招法多方法活,组织战役机关训练则相形见绌。

本领,本领,还是本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主席反复强调能力问题。军队要能打仗、打胜仗,指挥是一个决定性因素。自古以来,练兵先练将是沙场决胜的一条铁律。由此,一个历史性课题从未像今天这样急迫:新时代,我们如何练将?

正所谓,观军者观将。能打仗、打胜仗,首先要看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领导干部要做备战打仗带头人。必须通过立起“练兵先练官、强军先强将”“抓自身、带部队”的鲜明导向,通过集中精力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提高战役指挥机关的谋略水平和指挥能力。

战将是制胜的关键。如何考核指挥员,提升他们的能力素质,历来是各国军队关注的重点。美军高度重视联合作战指挥员的晋升和考评,探索建立了一系列制度机制,督促指挥员不断自我加压、自我提高。俄军领导层也十分重视对战役指挥员的培养。2017年2月,俄军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指挥人员战略战役集训,研究借鉴叙利亚战争的经验教训,提高指挥员指挥打仗的能力。

衡量一支部队战斗力水平,战争年代靠打仗,和平时期靠考评。必须用好考核这个“杠杆”,从制度层面为开展实战化联合训练立起标准,特别是对指挥员的训练,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应当旗帜鲜明,行为红线、量化指标应当十分清晰,使“练将”更加具体可操作。

当然,“千里马”既是在练将练官中选出来的,更是在练将练官中练出来的。必须牢固确立一切为打仗、一切为胜战的用人导向,优先使用经过斗争前沿摔打、重大任务历练的干部,优先使用主动钻战研战、军事素养过硬的干部,结合重大军事任务全程、立体、多方位考察干部,切实让想战者留、能战者用、胜战者上。面对习主席有关我军打现代战争能力不够、各级干部指挥现代战争能力不够的深切忧虑,每一名指挥员都必须以更加自觉的态度、更加强烈的使命、更加有力的举措,积极投身强军兴军的伟大实践,努力成长为组织训练的行家、指挥作战的高手、能打胜仗的先锋。

“昨天的战争”背影不远,“今天的战争”面貌一新,“明天的战争”雏形已现。“但得辕门能拜将,边墙何用两三重”——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只要将强兵勇、上下同心,就一定能仗剑固边关、立威慑敌胆,就一定能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断然出手、决战决胜。

版式设计:梁 晨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