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爱军娃就是关爱改革中的官兵
“六一儿童节,送给孩子什么礼物?”
警卫勤务连四级军士长袁野给女儿网购了一双运动鞋。没两天,妻子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那双鞋的图片,还附上了一段话:“穿着爸爸送的鞋子,走好人生每一步!”
不久前,一场关于关心关爱军娃的恳谈会在该旅党委会议室举行。卫生连连长曹军打开“话匣子”:我的孩子明年将面临中考,在查阅相关法规制度后,了解到作战部队的军人子女中考有加分政策,这是对军人奉献的一种褒奖和补偿。“然而,现实中很多结婚生育晚的干部,等到孩子中考高考时已退出现役,建议结合军人服役年限或立功受奖等情况综合确定加分办法。”曹军建议道。
虽说大部分随调军娃的入托入学问题解决了,但军娃就读的学校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几名军嫂坦言,由于政策和名额限制,有的军娃只能在较为偏远或教学资质较差的学校就读,有的进入重点学校却只能以“借读生”的身份就读。这些问题需要引起上级机关关注并帮助解决。
为了让子女接受良好教育,有的军人选择把孩子送回老家交给老人带。一些军人军属反映,由于军官证等军人证件无法体现军人的具体岗位和工作性质,需要部队出具证明材料。个别地方的教育部门对上述证明不予接受,导致符合条件的军人子女不能享受应有的待遇。
“优待军娃,不仅要继续健全相关法规制度,还要增强政策的执行力。”该旅政委杨春文说,建议尽快把与军人军属权益密切相关的事项纳入法制轨道,简化受理审查程序,打通优待军娃的“最后一公里”。
为了让孩子进个好学校,该旅四级军士长叶波先后多次回老家教育部门协调,但得到的结果却是:政策不允许。该旅专门查阅相关政策资料,给叶波批假并协助他回乡协调办理,这才让孩子入读了理想的学校。
军地合力,让军娃在阳光下成长。驻地民政局一名领导说:“军娃有困难,就是我们的‘发令枪’,不能让军人一边在前方作贡献,一边担心后方的孩子啊!”
“轻装前行,部队才能打胜仗!”傍晚时分,该旅家属院新建的“儿童娱乐园地”里,闪动着孩子们游戏玩耍的身影,军娃银铃般的笑声和雄壮的军歌相伴荡漾在军营。
移防悄然过去一年了,“又长一岁”的军娃们也已融入座座新营盘茁壮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