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备建设并非一劳永逸,必须结合任务转换,时刻保持武器装备的完好率、出动率。”第77集团军某旅车载加榴炮二营营长杨科谈起那次实弹射击,仍感慨颇多。请关注今天出版的《解放军报》的报道:
“按打仗标准推进战备工作”系列报道之四——
海拔4700米,如何治好装备“高原病”
■张艾琦 朱原石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李佳豪
“战备建设并非一劳永逸,必须结合任务转换,时刻保持武器装备的完好率、出动率。”时至今日,第77集团军某旅车载加榴炮二营营长杨科谈起那次实弹射击,仍感慨颇多。
去年8月,该旅赴海拔4700米的高原某地展开高驻高训实战化演训。进场后的第一次实弹射击,二营首发试射的炮弹竟打偏了。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疑问在杨科的脑中萦绕。
火炮某构件轻微变形、个别橡胶零件老化失效、弹药装药未充分燃烧……调查结果一出来,二营官兵立即炸开了锅:明明在进驻高原前才进行了武器装备维修保养,为啥不到一周时间就“趴了窝”!
战备形势分析会上,参谋长陈国海一语道出症结所在:高原高寒缺氧条件以及巨大的昼夜温差,是导致装备“水土不服”的主要原因。
一张张“增氧补血”的战备“处方”在厂家和部队官兵联合问诊下迅速开出。
通过大屏幕,来自厂家的技术员针对官兵们提出的装备保养难题进行现场连线,这期间杨营长一直在奋笔做着记录,生怕落下任何一处要点。
随后,各营连的指挥员齐聚一堂,结合平时训练中收集到的千余组地理、气象和装备信息数据,对不同条件下的武器性能下降、装备效能减弱等情况进行评估。
经过该旅攻关小组的分析整合,看似杂乱无章的一组组数据背后的规律逐渐清晰。不久,一套涵盖了9类效能数据的《武器装备高原使用手册》应运而生,填补了该旅武器装备在高原山地条件下的战备建设空白。
又是一次实弹射击,“主角”仍是车载加榴炮二营。
这天子夜,一场暴风雪不期而至,演训场气温骤降至零下20摄氏度,夜间实战化演练如期展开。
首发试射,炮弹在8级大风中偏离目标。“表尺×××,向右×××,全营两发急促射,放!”随后,指挥保障连连长刘乾迅速依据高原作战数据库作出调整,指挥阵地再次射击。
“高原气压低、风速大,对弹道影响极大,有了战场效能数据库作支撑,火炮犹如安上了‘数据准星’!”刘乾见缝插针地介绍道。这头话音未落,10余公里开外,隐藏在群山反斜面上的“敌”地堡目标已在火光中化为废墟。
马不停蹄,兵不卸甲。未等二营官兵喘口气,杨营长又接到了“射击阵地暴露,向预备发射阵地转移”的命令。
收炮、装载、撤场……得益于二连排长梁川的一次建议,该旅推开了“以车代库”的战备物资储运模式,不到10分钟,全营就完成了一切机动准备。
正在紧要关头,一辆越野车却突然在严寒中熄了火。见状,下士驾驶员舒涛赶忙从车上取出随车“装备急救包”。向进气孔供氧、搭接备用电瓶、加热供油管路……虽然刚转到驾驶员岗位不久,但是舒涛的处置忙而不乱。
“多亏了旅里组织的驾驶员集训,小故障都有了标准化排除流程,只要按照规程处置,一般都能‘手到病除’。”短短三五分钟,故障车辆“起死回生”,追赶着前方车队消失在茫茫雪原之中。
狂风呼啸,火炮怒吼。预备阵地上,杨营长再次指挥官兵完成射击。这一次,二营官兵经受住了极端战场环境的考验,在对3个目标实弹射击的毁伤效能评估中,取得了2个优秀1个良好的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