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参谋之问:上士吴坚的喜与忧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胡瑞智责任编辑:张硕
2018-01-03 02:20

士官参谋之问:上士吴坚的喜与忧

■胡瑞智

中部战区陆军某部实战化联合协同演练场景。战争形态的加速演变,对一线士兵尤其是士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士官参谋岗位的设立,士官综合能力的提升与拓展成为一项全新课题。王东辉

定位之问

没有清晰的权责定位,只靠个人魅力,士官参谋很难开展工作

走在训练场,听着战友们一声声喊“吴参谋”,刚成为旅首任士官参谋的吴坚自豪极了。然而,高兴了没几天,上士吴坚就感到了“力不从心”。

在机关工作,领导似乎仍然把吴坚当成一般的“士官骨干”。很多时候,吴坚感到自己的角色更像是个科室“文书”。

一次训练检查,吴坚发现部分营连长对小专业不够重视,组训方法单一,便及时提出了意见建议。然而,吴坚很快发现没人把他的话当回事。甚至有几次,准备提意见的吴坚还吃了“闭门羹”。有的连长不以为然:“什么士官参谋,说到底不还是一个兵?”

机关领导不够重视,营连也不认可。准备大施拳脚的吴坚,就像被浇了一桶凉水。“名正还要言顺啊!”吴坚坦言,当初由于没有具体明确责任分工,工作开展也只是临时性的,虽然自己名义上是一名士官参谋,但怎么也找不到当参谋的感觉。

一种新事物必定会经历一个破冰的过程。一天深夜,吴坚壮着胆敲开旅长姬世峰的房门,一口气说出自己的想法:“士官既然是参谋,说话就得响当当!建议从制度层面厘清士官参谋职责和权利,让我们开展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清晰的权责定位,只靠个人魅力,士官参谋很难开展工作。”在该旅交班会上,旅长姬世峰说。

士官参谋制度的实施,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定位。旅党委一班人感到,士官参谋制度的试行,是适应新时代部队细化分工体系、强化领域职能,进而提升战斗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依据这样的定位,士官参谋应该称之为“首长机关的助手,基层士兵的领导”。

随后,该旅机关出台了《士官参谋制度实施细则》,明确了士官参谋的相应权责。很快,吴坚的任务分工出来了,他主要负责全旅某型雷达的日常训练和维护保养,并对各单位训练情况适时进行考核讲评,考核成绩也将作为连队年度评功评奖依据。

“领导放权,士官参谋腰杆就硬多了。”吴坚说,有了制度支撑,士官参谋必定能够履行好职责,在部队战斗力建设中大显身手。

职责之问

过去是“演员”,现在当“导演”,敢于担当才能体现价值

漠北高原,一场实兵对抗演练拉开帷幕。中军帐里,肩扛“四杆枪”的吴坚格外显眼。

看到指挥所在一处低洼地开设,吴坚提出异议:空中有高压线可能会造成干扰,洼地地势走向与上级指挥所相悖,可能影响通信效果。

负责选址的参谋坚持认为,洼地隐蔽性较好,搭设方便节约时间。考虑到“位卑言轻”,吴坚选择了沉默。

演练开始,电台时不时被干扰,噪音不断,信号断断续续……紧急关头,吴坚带着技术保障组迅速启动备用方案,演练才得以正常运转。

复盘检讨中,那位选址参谋首先检讨了自己考虑不周,没有认真听取意见。吴坚同样也做出了深刻检讨,他认为自己有失职之过,作为士官参谋担当不够,作用未能有效发挥。

从这件事之后,士官参谋必须参与训练、演习方案拟制,便成为旅里的一条硬规定。“士官参谋身处训练一线,对训练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感受最直接。”该旅参谋长王林说,“请士官参谋参与演训筹划、战法研讨,等于中军帐多了一双‘挑刺的眼睛’。”

前不久,上级组织该旅雷达专业考核。然而大家在这次考核中成绩优秀,吴坚却高兴不起来:“考核中有多项内容没有涉及,实战中这些内容一旦出错,很可能要打败仗的……”

两天后,吴坚组织训练时依旧按照大纲全训。有的战友不解:“考试内容都定了,还训这些有什么用,不如训练必考内容来得实在!”吴坚态度坚决:“训练是为了打仗,不是为了考核。”

以前,每天带着全班战士出操训练,几乎是吴坚生活的全部。如今,督察全旅的训练,成了吴坚的分内事。吴坚一下子感到肩头使命的分量:“过去是‘演员’,现在当‘导演’,必须敢于担当,才能体现价值。”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