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雷在工作。
瘦尽灯花为兵歌
2014年1月,当一个战士佩戴着一串军功章的照片清晰闪现某集团军礼堂主席台的巨幅电子屏幕上时,台下掌声如雷。
那一年,赵雷被评选为某集团军先锋人物。颁奖晚会上,主持人宣读了给他这样的颁奖词——“他化笔为犁,耕耘纤细的文字;他运笔似弦,奏响打赢的强音;他挥笔如键,传播官兵的心声。他用笔耕不辍的双手架起攀高的云梯,他用敏感睿智的思维划出绚丽的彩虹。”
无论取得了多少荣誉,赵雷始终牢记“我是一个兵”,始终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始终与战士们坐在“同一条板凳上”。也正因如此,他能够走进战士的心里,写实兵的钢铁气质,写实兵的亲情衷肠。他总是用平视和仰视的角度去写兵,笔下流淌出的兵味很浓,官兵们也自然喜欢。
有一次,原沈阳军区前进报社临时赋予赵雷一项报道任务,让他到某特战团采访参加“砺刃—2014”全军特种部队比武竞赛荣立一等功的士兵。几经“哥们”式地深入访谈,一个个精武尖兵的形象跃然纸上。他写出的《“反恐先锋”赵顺翔》《“慧眼神探”李会》《“金刚战神”吴佳远》等5篇系列报道,在《前进光影》专版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刊发,在军区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全面展现5名一等功士兵风采的通讯《特种兵档案》,还被《中国军队》杂志翻译成英文、蒙古文、朝文等数十种语言发行。
赵雷的获奖证书。
不仅能写好兵,赵雷本身也是个响当当的好兵:他先后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二、三等奖,被原沈阳军区政治部前进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优秀特约记者”,被集团军评为“十大先锋人物”“新闻报道先进个人”,被部队评为学雷锋标兵并荣获银质学雷锋荣誉章。他还被师里评为“优秀士兵标兵”“理论学习标兵”“感动头等主力师十大人物”等。
于无声处响惊雷。十几年来,赵雷也带出了百余名新闻报道骨干。他手把手带过的新闻骨干中,有4人考入军校,有6人调入上级机关,有10余人分别荣立二、三等功,先后有10名战士报道员退伍后考取公务员或成为媒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