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杀”天狼
——第20集团军创新陆军综合火力打击演练目击记
■杨西河 康克 孙久海

导弹出膛
蓝军情况自行侦察,演练地域完全陌生,演练指令随机下达……7月3日晚,夜色笼罩的西北大漠,创新陆军综合火力打击演练进入实弹检验阶段,作为红方的某防空旅官兵带着诸多“未知”,千人百车挺进了贺兰山,消失在夜幕里。
“前方发现染毒地带!”四营官兵刚刚行进数里,就接到尖刀班发来的敌情通报。他们迅速穿戴防毒面具,继续突进,然而还未完全通过又“遭遇伏击”,排长郝传勋打开手电准备查明情况,一声枪响,他钢盔上的发烟罐就冒了烟,被判“阵亡”。 “一路下来,我们与不同类型对手进行了5次战斗,复杂多变的战场态势,让官兵吃尽苦头。”汗流浃背的十一连连长魏福利深有感触地说。
摆脱了蓝方追击,红方借着月光进行射击前准备,通信车的雷达天线展开扇面,在夜空中飞速旋转;导弹发射架也开始挂弹升起,箭指苍穹……隐蔽待机,杀意渐浓。
“东南小飞机,方位39-00,距离15公里,高度1000米。”凌晨4时27分,蓝方战机趁着月光向红方阵地疾驰而来。官兵按照作战的兵力配置,构筑起对空防御网,多型雷达很快发现并锁定了夜幕中企图突袭的战机。
“四营符合射击条件……”营长李旭光一声令下,火炮联动直指“天狼”。这时蓝军的电子干扰装备对四营实施指控系统干扰和压制,并成功逃出四营的射界,射击被迫终止。李营长懊恼地说:“做梦都想‘射天狼’,可是遇到‘狼’却让它轻易逃了。”
“目标稳跟,目标稳跟。”千钧一发之际,导弹营随即利用四营火控雷达诸元引导导弹发射车搜捕目标,导弹呼啸而出,蓝方战机应声开花。
钢铁“天狼”魂葬夜空,没有听到欢呼声。只见官兵静悄悄地用伪装网对装备进行伪装,哨兵穿戴伪装衣隐蔽在骆驼刺周围。东方既白,部队已经与茫茫大漠融为一体。
摄影:孙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