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集团军某旅探索基础课目训练新思路
夜训全程从对手视角查问题
本报讯 韩振、牛涛报道:微光夜视仪连接大屏幕“直播”训练进程、热成像仪实时检验夜间隐蔽伪装效果、通信车现场采集指挥信号……4月下旬,第26集团军某旅在隐蔽伪装、地图使用、掩体构筑等夜训课目观摩中,采取多种信息化手段让训练环境“双向透明”,让观摩官兵既从我方视角看课目,又从对手视角查问题。
“现代条件下的夜间战斗,对手会大量使用夜视、照明器材……”夜间隐蔽伪装课目演示开始后,一连班长张孝举为全班示范伪装方法。这时候,机关导调人员下达战术情况:“前方发现小股‘敌人’侦察,迅速对车辆进行隐蔽伪装!”全班迅速展开,利用迷彩伪装网对车辆进行伪装,不料被判定任务失败。
“仅对车辆进行了迷彩覆盖伪装,刚熄火的车辆发动机还未冷却。通过热成像仪,‘敌人’可以轻易锁定车辆的位置。”听完机关讲评,他们迅速利用红外线反光板对车辆进行了遮盖,车辆在热成像仪图像中“融入”背景色。
“防‘敌’电磁侦察,信记号通信也要掌握”“面部迷彩伪装应区分不同部位不同光线”……此次观摩中,该旅借助信息化手段梳理出5大类23项夜训“短板”并现场制订解决方案,为下一步夜间训练趟出了路子。据该旅领导介绍,他们将继续研究信息化条件下夜战的特点和制胜机理,对训练内容进行改造、升级、创新,让夜训与战场紧密接轨。
(《解放军报》2016年05月03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