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部队:北京军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钱晓虎 武元晋 等责任编辑:张硕
2015-08-03 00:09

攀登不止:把创新的目光聚焦于战场亟需

2012年1月,一项形成头颈部外科创伤治疗新模式的科研成果——《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治疗后复发救治技术平台和策略的建立及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历经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几代人近20年的接力攻关,这项成果使我国在该领域的救治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当有人问及这一成果能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时,该课题主研人、医院副院长李晓明回答:“科研立项之初就是面向战场,现在我考虑的是如何第一时间把成果应用于战场。”

时针拨回1939年,带领医疗队转战冀中的白求恩看到,春耕时节,农民用毛驴向耕地送粪的粪驮子又好装又好卸,他马上利用粪驮子的原理,做成一副箱子,放在驴背上搬运药品和医疗器械,更好地适应了游击战的需要。很快,被他取名为“卢沟桥”的药驮子大量投入使用。这种药驮子不仅可装做100次手术、换500次药和配置500个处方所用的全部医疗器械和药品,而且取下后放在地上,上面加一块门板就成了手术台,非常方便。

两个镜头,跨越了70多年的时空,折射出的却是这所医院永恒不变的传统和追求——科研创新首先是为了保障战场打赢。近年来,该医院结合遂行重大任务不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先后有100余项科研课题中标,50多项科研成果获奖,有效提升了医院卫勤保障能力。

在一次信息化条件下卫勤演练中,原院长侯艳宁发现,许多战创伤由于救治不及时而诱发感染。经深入研究,她申报的“战场创伤速效镇痛止血抗感染复方涂膜剂”课题很快入选全军科技攻关项目。

未来战场官兵伤情种类多、损伤程度大,野战医院携行的储血装置难以保障战场需要。输血科副主任王更银研制出的“野战条件下血液保障操作箱组”,填补了我军野战血液保障装备的空白。

“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伤病员”,当年在恶劣的战场条件下,白求恩创新出直接输血法、13步消毒法等技术,让无数伤病员重返战场。如今,该院传承着这样的科研创新精神,从担负的重大任务中发现、收集科研课题,依托重大任务“孵化”科研成果,再将创新成果运用到部队保障一线,不断向着更高层次的保障水平努力攀登。

【记者感言】

有一种精神薪火相传

■钱晓虎

从太行老区到繁华都市,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广大医护人员始终践行着同一种精神--“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白求恩精神。

时空穿越,本色不改。70多年来,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英雄辈出:宁可自己讨饭也要让伤员吃饱的“模范护士”张喆,炸弹飞来时扑到伤员身上“特等功臣”崔志英,生命的最后时刻捐献遗体挽救生命的“白求恩式好军医”张笋……一个个熠熠闪光的名字,不断丰富着白求恩精神的时代内涵,白求恩精神就像一座无言的丰碑,矗立在广大医护人员心中。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向哪里去?今天,我们重温抗战烽火、重学白求恩精神,就是要对照白求恩精神深挖思想根源、找准问题症结,激励全军医疗战线广大官兵牢记姓军为兵、服务人民的宗旨,自觉把人生价值追求融入到强国梦、强军梦的生动实践中去。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