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求恩当年转战的山村里、手术的小庙前、救治的老乡家,白求恩医疗队展开诊台倾心服务,传递党的温暖——
巡诊也是寻根,服务就是“要务”
松岩口村、牛眼沟村、黄石口村……一个个太行山区偏远的小山村,但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白求恩当年战斗过的地方。如今,这些村子有了另外一个共同的名字——白求恩医疗队的巡诊地和帮带点。
这是一幅令人难忘的老照片。一座破旧小庙里,腰系围裙的白求恩冒着炮火为伤员手术。他神情专注,丝毫看不出敌人已经临近。
75年后枫叶红遍的时节,在这座小庙前,白求恩医疗队摆开设备为村民开展诊疗服务。军医变“村医”,源自白求恩医疗队“重走白求恩路”老区健康行活动:沿着当年白求恩战斗过的足迹,把爱心和健康送给老区人民。
“巡诊也是寻根,服务就是‘要务’。老区是白求恩精神的源头,也是医疗队的精神‘钙库’。在这里,医疗服务传递着党的温暖,这是对‘感情根系’的维护,也是对‘信仰水土’的加固。”医疗队领导说。
牛眼沟村,河北唐县的一个小村庄。1939年9月,白求恩带领医疗队来到村里,把这里当做后方医院,给战士们疗伤,为乡亲们治病。
白求恩的药房就设在村民崔桂英家的一间厢房里。当时,崔桂英胃痛得厉害,白求恩为她配了一碗汤药,治好了她的病。
75年后,白求恩医疗队的5名队员来到老人家里,在炕头为她检查身体。神经内科退休老主任冯连元帮她脱掉袜子,超声科医生张荣心把彩超设备搬到炕头,检查完后医疗队又给老人送上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品。已经95岁高龄的崔桂英老人说:“你们还像当年白大夫一样亲!”
从松岩口村白求恩模范病室,到孙家庄村小庙手术室;从杨庄村特种外科医院旧址,到王家峪八路军总部所在地……白求恩医疗队所到之处,乡亲们说:“白求恩又回来了!”
唐县军城镇黄石口村,白求恩去世的地方。白求恩医疗队和镇卫生院签订帮带协议建立“医疗联合体”,每年定期巡诊、进行技术帮带、免费培训乡村医生等。9年来,医疗队先后与120多家医疗机构建立“医疗联合体”,为老区培养出多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从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援抗战,到医疗分队不远万里参与维和,白求恩传人走出国门发扬国际人道主义——
继承精神遗产,传承精神基因
“我是A型血,抽我的!”“我也是A型!”
一场急救手术在即,库存血液告罄。3名血型符合的医疗队员同时挽起了袖子,其中包括主刀医生。
患者是非洲大陆利比里亚的一名孕妇,而献血者却是从万里之外的中国来此维和的医疗队员。时间:2006年4月12日。地点:利比里亚绥德鲁,由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医疗队组成的联合国医疗分队驻地。
当日凌晨3时30分,医疗分队接到当地无国界曼琳医院电话,请求派医生为一名生命垂危的宫外孕患者实施急诊手术。
相关科室专家迅速到位。经查,患者病情危重。而曼琳医院缺乏抢救设备,患者被转入医疗分队。
急救室内医生们发现,患者腹腔内出血量不断加大,实施手术刻不容缓。手术需要大量输血,而库存血液不足。
危急时刻,正在抢救患者的主刀医师侯会池伸出了胳膊,现场的陈清奎、陈江文也同时挽起了袖子,3名队员各献出200毫升鲜血。
跨国输血传递真情大爱。时光回到烽火连天的1938年11月,一名八路军战士在战斗中右臂负重伤,出血不止,生命垂危。
白求恩赶到后当机立断:“时间紧迫,抽我的血,我是O型血。”带着白求恩体温的200毫升鲜血,缓缓流进伤员体内。随后,白求恩成功为他实施了手术。
两次跨国输血的故事虽然相隔68年,但折射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交相辉映、一脉相承。“白求恩3个字,是医疗队最大的精神遗产和形象名片,但在继承精神遗产的同时,我们更要传承精神基因,把白求恩精神发扬光大。”医疗队领导说。
近年来,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先后3次派出医疗队走出国门,执行“和平天使—2009”中国与加蓬人道主义医疗救援联合行动、利比里亚维和等重大卫勤保障任务。医疗队员们为非洲人民健康宣教、诊治疾病、培养人才,被誉为“来自中国的白求恩”。
(《解放军报》2015年1月20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