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催征“号角”还是引敌打击的“目标”——
野战文化何去何从?
野战文化对丰富官兵业余文化生活,激发训练热情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但如果因此暴露了部队行踪,野战文化再丰富,官兵练兵士气再高也是敌人的“活靶子”。
阿铺赫鲁老人的经历在该团引发了激烈争论:实战化训练中,野战文化还需不需要开展?如何开展?
七连班长罗剑说,大兴野战文化,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一支拥有高昂士气和过硬军事素质却不会隐藏自己的部队,注定吃败仗。现代战争不同于冷兵器时代,喧天的锣鼓、招展的旌旗会给远程和精确打击火力指引目标。
一营机枪连指导员甘权却感到,实战化训练中,环境艰苦、训练强度大,野战文化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在大量实践中被证明对训练热情和官兵身心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因时因地因任务合理开展,就会起到对外隐蔽、对内提气的效果。
甘指导员的看法引起了许多官兵的共鸣。三营炮兵连指导员杨志成认为,实战化训练中,光靠一张嘴很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能有效调节官兵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