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航展:“新面孔”一展新气象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范以书责任编辑:刘秋丽
2018-11-13 00:37

11月6日至11日,第12届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举行,本届珠海航展共有43个国家和地区、770家国内外展商参展,创下历届航展之最。整个航展室内展览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比上届增长22%,并增设10号馆;室外展览面积近40万平方米,地面装备动态演示区面积由上届7万平方米扩大至近11万平方米;参展的国内外各型飞机超过100架。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此次珠海航展较上届又增添许多“新面孔”、新亮点,一展新时代的新气象,新作为。

请关注今日《中国国防报》的报道——

珠海航展:“新面孔”一展新气象

■范以书

战力提升:空军主战装备高调亮相

自2008年成为珠海航展主办方之一以来,中国空军的表现越来越引人关注。本届珠海航展开幕式首日,空军歼-20、运-20、歼-10B和轰-6K、歼轰-7、空警-500等全系列多型战机悉数亮相,八一飞行表演队、“红鹰”表演队临空献技。

防空雷达、地空导弹是空军装备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空军装备展区内,“红旗-9”防空导弹最新改型“红旗-9B”巍然矗立,在其右侧,一款高约10多米的反隐身雷达吸引众多军迷关注。根据文字介绍,该雷达主要担负对空中目标尤其是对隐形战机的远程预警,同时兼顾对战术弹道导弹和临近空间目标探测任务,具有在复杂电磁环境下适应性较强等特点。

据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介绍,空军现役主战装备成体系展示,旨在向公众介绍改革开放40年来改革强军新成就。在2016年、2018年连续两届珠海航展上,空军现役装备几乎全部亮相,展现了空军建设发展的开放与自信。这些不禁使人满怀憧憬:在2020年珠海航展上,备受期待的“20”全系列战机是否会惊喜亮相?

体系登台:航空工业“全景式”呈现

在航空工业领域,参展的新型装备数量居历届珠海航展之最。根据珠海航展主办方介绍,国内十大军工企业均大规模参展。其中,中航工业集团以“新时代、新作为,铸建航空强国”为参展主题,共展出134项展品,其中34项为首次亮相。该展区共设有“长空亮剑”“融合创新”“走向世界”“文化引领”四大展区,吸引大批观众驻足。除军事装备外,包括AG600水陆两栖飞机、新舟700和AC系列直升机等众多民用机型也纷纷亮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共有400余项最新科技成果参展,分为宇航、防务、军民融合3个展区,系统展示我国航天领域取得成就以及航天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其中,“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嫦娥五号、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及发射车、高分四号卫星等,均为首次亮相。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则携防空体系、海防体系、对地打击体系、无人作战体系、预警监视安防体系、商业航天体系、指挥通信与支援保障体系等七大装备体系共90多项展品亮相。其中,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FM-2000、LW-30激光武器系统、WJ-700高空高速察打一体无人机等40项装备首次亮相,颇受外界关注。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成体系化展出在陆、海、空、天、电领域400余项尖端信息化产品和解决方案。该集团共有130余项产品参展,集中展示多年来在防务电子、信息安全、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先进成果和应用。

此外,作为民用飞机研制主体,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展区内展示CR929远程宽体客机1∶1样机。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设立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系统集成、制造技术、科普等多个展区,分别展出多款新型涡扇、涡轴、涡桨航空发动机产品等。

多路突起:无人机热潮不减

本届珠海航展增设10号无人机馆,其中,无人机和无人设备生产商占据半壁江山,与2016年相比,增添许多新产品。

在军用无人机方面,彩虹-7全尺寸样机和攻击-2无人机最受关注。彩虹-7全尺寸样机体型庞大,机身采用典型的翼身融合和飞翼式布局设计,可在高危环境下执行持续侦察、警戒探测、防空压制、作战支援等任务,并能引导武器对高价值目标实施打击等。攻击-2无人机是一型中高空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系统,主要用于边境巡逻、打击恐怖主义。此外,还有改进型BZK-005E、“天鹰”隐身无人机、新型“猎隼”察打一体无人机等。

民用类无人机也颇吸引眼球。在消费机领域,大疆无人机占据主导地位。工业应用无人机领域则呈现出复杂的发展趋势,这与应用领域不断深化、细化不无关系。首次参展的一家民企一次展出2款新品,EH216和EH580。EH216是一款双座载人纯电力低空中短途自动驾驶飞行器,EH580可用于中长距离载人和物流运输,以及自动特技飞行。目前在无人机研发领域,后者技术更成熟,但仍未达到普及应用阶段。

从各厂商展出无人机使用情况看,未来无人机发展仍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据介绍,目前全球无人机系统产业投资规模比20年前增长近30倍,全球年产值约150亿美元。未来10年,这一产值将累计超过4000亿美元。在展会上,多位无人机参展商提到,目前在民用领域,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民用无人机规章及管理体系,在无人机管理规定、适航标准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另外,现阶段国内无人机企业发展存在一定同质化倾向,未来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