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蛇机动上演空中回马枪
电影原景
在与敌军战机进行空中格斗时,我国空军歼-11B战机将机头瞬间拉起,完成一个“眼镜蛇机动”动作之后,把尚未“回过神儿”的敌机甩在身后,随即果断将其击落。
技术Tips
所谓“眼镜蛇机动”,是因飞机机动动作酷似眼镜蛇发怒时竖起头部的动作而得名。
眼镜蛇机动示意图。
“眼镜蛇机动”是著名的过失速机动动作,就是飞机在超过失速迎角之后,仍然有能力完成战术机动。“眼镜蛇机动”的诞生也极其偶然。1988年,苏霍伊设计局在试验苏-27战机失速大迎角极限时,俄罗斯王牌飞行员维克多尔·普加乔夫在危急情况下通过这套动作转危为安。当时,苏-27战机在15千米高空失速状态下急速下降,苏霍伊设计局总设计师西蒙诺夫命令普加乔夫放弃战机弹射逃生。但普加乔夫继续控制战机,在距离地面800米时奇迹般地启动了发动机,并将战机改成平飞。在普加乔夫的控制下,急速跃升的苏-27战机机头不断上扬,一度达到了120°的大迎角。高高扬起的机头,就像一只眼镜蛇发怒时的动作,惊世骇俗的“眼镜蛇机动”由此诞生。
米格-29战机正在进行眼镜蛇机动。(资料图)
1989年巴黎航展上,普加乔夫第一次面向全世界公开表演了“眼镜蛇机动”,技惊全场。这一机动动作因此又被称为“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
深究起来,“眼镜蛇机动”的主要动作过程如下。首先飞机在低空以约407公里/小时速度通场,迎角约20°,此时开始进入“眼镜蛇机动”,飞机机头上仰,迅速向上机动。由于此时会出现非对称涡流,机头会有偏转趋势,所以要尽快通过。当飞机迎角增大到超过80°时,会产生低头力矩,此时飞机有恢复原来迎角的趋势。此时飞机向前平飞的速度约为315公里/小时,飞机迎角最大可达110-120°,飞机机腹朝向前方,可坚持3-4秒,就好像眼镜蛇发动进攻的姿态。此后,飞机机头下俯,飞机速度降至130公里/小时,但飞行高度几乎未损失,机头继续下俯,重新进入平飞状态。令人震惊的是,战机在完成“眼镜蛇机动”时,即便迎角超过了90°,还能以机腹朝前状态飞行,飞机不仅没有从空中掉下来,反而能保持平稳和完全可控状态。
米格-29战机正在进行眼镜蛇机动。(资料图)
“眼镜蛇机动”诞生之后,人们一开始对它的实战意义持怀疑态度,认为它只是一种特技飞行表演,实战作用不大。但随着“短兵相接”的近距离空战重新得到重视,以“眼镜蛇机动”、“尾冲”等为代表的过失速机动都具有快速指向能力。尤其是在近距空战中,这种动作不仅可以作为进攻的战术手段,还可以用来作为有效的防御战术,为由守转攻赢得有利时机。实际近距离空战中,当战机在蛇形转弯或盘旋等机动过程中发现后方距离较近敌机时,采用“眼镜蛇机动”可快速减速,使敌机到达有利于我机攻击的前方。全方位导弹空战中,“眼镜蛇机动”可在更大范围内攻击敌机,为飞行员提供更多发射导弹的机会。而一旦遭遇敌机导弹攻击,“眼镜蛇机动”还可迅速改变战机姿态,减小遭受攻击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