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主席:“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保卫祖国,准备战胜侵略者”
1954年7月11日,我国航空工作者艰苦奋战,在南昌成功地仿制出以苏联雅克-18为原型的教练机“初教-5”,这是新中国生产的第一架飞机。
8月1日,毛主席致电祝贺,郑重指出:“这在建立我国飞机制造业和增强国防力量上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这架教练机像一支报春花,预示着中国航空工业的春天来到了。在毛主席的关注下,从1954年到1966年,我国的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直升机和地空导弹系统等,先后仿制成功并装备部队,从而结束了依赖外国发展空军武器的历史,掌握了发展人民空军的主动权。
到1954年初,人民空军共组建了28个航空兵师,70个航空兵团,拥有各种型号飞机3000余架,基本形成了一支由多种航空兵组成的有战斗力的空中力量。1955年3月21—29日,空军首届英雄模范功臣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毛主席给大会发来题词:“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保卫祖国,准备战胜侵略者。”
翻开历史,人民空军自1949年11月11日诞生,至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走过了近27年的光辉历程。这是战斗的27年,奋进的27年,“沐浴着毛泽东思想光辉”的27年。
据《人民日报》报道,毛主席先后对空军的建设与发展作过170多项重要指示,每一项指示都对人民空军的建设和壮大起着非凡的作用。
吃水不忘挖井人。可以说,当初的人民空军就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小孩,正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才一步步茁壮成长,变成今天的人民空军。毛主席对人民空军的款款深情,一直灌溉着这支年轻的军队,让它开出最美的花。
回首空军67年征程,经过几代领导人的英明领导,今天,毛主席“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题词基本实现了:
今天的人民空军,已经不再是开国大典时需要飞两遍的中国空军,不再是抗美援朝战场上那个学着打仗的雏鹰,不再是防空史上那个被戏言“用竹竿打下美蒋飞机”的孩提,更不再是以往只恨翅膀长的不够强壮的中国空军了。
现如今,人民空军已发展成为一个以航空兵为主,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雷达兵、空降兵等兵种组成的高技术军种。从珠海航展到赴西太平洋远海训练,从与外国空军联演联训到南海战巡,今天的空军,已经成为中国强军梦、强国梦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