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战区空军某团开创直升机击落无人机先河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李建文 张雷责任编辑:张硕
2016-02-23 02:16

“亲历者的体会更深刻,让他们谈谈吧。”高卫东把经历过2005年、2011年两次调整改革的几名“主角”拉到了记者身边,就忙着去了飞行外场。

“刚开始也有顾虑,主要是担心转隶后自己到新单位发展受限。”二大队大队长张勇告诉记者,当时,他所在飞行大队整建制从空军某师转隶到该团,很多人担心,机型减少了、机关变小了、成长路子变窄了,发展肯定受限。刚刚上完机长预培班的张勇心里也没底:新单位认不认这个“预培班”,还有没有担任机长的机会?

老机长黄宇心中也有顾虑,他评定特级飞行员的申请和报告刚刚递到机关,就赶上转隶,估计没戏了!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团党委很快宣布,不仅尊重原单位机长预培人选和考核结果,还打破以往机关层层设框限定飞行大队自行制订训练计划的惯例,充分信任飞行大队,让他们从飞行时间、任务安排,到技术搭配、装备特情研究,均自主部署安排。

“无论是对个人而言还是对团队而言,改革‘阵痛期’也是发展‘窗口期’,等待观望、抱怨彷徨,只能白白错失机遇!”张勇感慨,转隶4年,大队自主培养6名机长,飞行任务量多了、机长数质量也高了,不论新战士还是老机长,都是任务面前打头阵,工作面前勇争先。

转隶一年后,黄宇的特级飞行员资格顺利批复,飞行30多年的他身兼机长、指挥员、飞行教员等数职,不仅执行任务一次不落,还履行着编外副大队长的行政管理职责。张勇也在团队发展中顺势而为,成长为全团最年轻的飞行大队长,带领机组出色完成多个大项任务,荣立二等功1次。

“最伤筋动骨的要数团改编为大队的那次了!”副团长李涛时任作训股股长,他告诉记者,“改革面前,最先接受考验的是团领导。”当时,尽管即将改编为副团职大队,团领导却没有分心走神,为全团官兵带头做好表率。

最终,调整分流任务圆满完成,全团空勤人员走了一半,而且因任务需要,分流出去的都是骨干,留下的要么是老同志,要么是刚毕业的新干部和新兵。而最为紧迫的是,更换新装备、执行重大任务的命令也随之而来。

怎么办?老同志原地担负战备任务,副大队长带着一批新干部、新兵一头扎进工厂,从零开始学理论、学操作、学维护。工厂教员周一到周五授课,他们就利用周末复习巩固。两个月废寝忘食,终于顺利接装,并如期形成战斗力。

当初调整改革产生的巨大阵痛,成为推动团队建设脱胎换骨的“催化剂”,这批突击培训出来的人员,现在已成为各领域挑大梁的骨干。随着改革的逐次推进,这个团由以往担负航空运输单一任务,逐步转型为特情处置、协转运输、导航校验、海训搜救等多样任务,并多点部署,长年战备值班,战斗力标准一次次提高。

“正是勇于面对改革阵痛,经受住了改革阵痛,我们团队才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和跃升空间。”李涛告诉记者,他们团近几年不仅出色完成10余项重大任务,还在实兵战役演习中开创了直升机使用航炮击落无人机的先河,并成功处置10余起空中特情,多次受到通报表扬,去年年底被评为先进团党委。

(《解放军报》2016年02月23日 04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