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5
一生的榜样是白求恩!

刘世钺1994年离休后,
24年“离休不离岗”,
即便是在妻子卧床的十年里,
他也从未离开过医生这个岗位。
如今,已经是88岁的刘世钺,
每周六的上午仍会准时出诊。

几十年来,他做检查之前有个习惯
总是先搓热手指,
再轻轻地扒开病人的双睑,
洞察任何一个可能的病变。
刘世钺看病总是问得细、说话慢,
遇到老人和孩子,
看完病后他会把每个注意事项多重复一遍,
一个病人看下来需要20多分钟。
有时候一个上午,
他只能看7个病人。

他说:能用肉眼判断的,
我就决不让做什么CT、核磁,
让患者多花那么多钱。
他更常常告诫中青年医生:
孩子们,老百姓都不容易,
能物理治疗、自然康复就要不开药,
尽可能让患者少花钱,
治病救人是目的,
咱当医生可不是为了挣钱!

很多病人拿着他开的药方拿药时发现,
竟然只花了十几块钱,
有些病人质疑十几块能不能治好病,
他则耐心地说:能用基础药就不开贵药,
能治好病就行,何苦多花钱!
给病人看完病,刘世钺都会说一句:
“请慢走,再见!”
从门诊室到检查室,
88岁的他一上午要走数十个这样的来回。

在2016年,86岁的刘世钺有了一个“大想法”,
他想召集家庭的成员回到故土,
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义诊。
当时已经是86岁的刘世钺
亲自给在各个城市的亲人打电话,
2016年中秋节,
这个革命大家庭的子孙们,
从昆明、成都、青岛、济南、北京、石家庄
抵达他们的老家山西岩良村。

半个世纪的岁月变迁,
这个革命大家庭成了“医生大家庭”,
除了刘世钺是著名的眼科专家,
还有301医院肾病专家,
妇科专家、心脑血管专家、口腔科医生……
他们把村里的党支部当门诊,
免费给乡亲们看病、
把专程买的药品免费送给对症的村民。


在村党支部为村民义诊
头顶高挂着党旗,
心里始终装着患者!
听着刘老的讲述,看着这些照片,
笔者最大的感触就是:
在他们的心里,为人民服务,
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
刘世钺说:我8岁参加革命,
17岁开始学医,军装穿了大半生,
我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工作了68年,
我一生的榜样就是白求恩大夫。

医院考虑到刘世钺年事已高,
不再给他安排出诊,
可刘世钺却不肯休息。
他专门写信给院领导,字字恳切:
虽然我已经87岁了,
但我仍有继续为党做点工作的能力,
出专家门诊是尽个人义务,
不求任何报酬,
如果领导能允许我继续工作,
就是对我最高的待遇,
也是我最大的快乐!

从1994年离休,他坚持义诊整整24年,
更不要任何待遇和报酬,只求能继续看病!
为人民服务,早已变成一种信念,
融入到刘世钺的血液里,
深深扎根于他的灵魂……
现在,88岁的刘世钺虽与儿子一起生活,
但他仍坚持生活自理。
自己拿起针线,缝补旧军装
▼

自己做饭,
炖排骨、烙饼,锅里还煮着鸡蛋汤。
▼

他的日程每天都排得满满的:
6点半起床、看早新闻、照顾老伴、
出诊、给学生上课、写学习笔记……
▼

每周坚持参加2-3次合唱团表演。
▼

刘世钺现在每天仍坚持学习新业务,
为了方便与外国病人交流,
他还编写了眼科专业的英文问诊问答。
▼

闲暇了,还经常弹一弹钢琴……
▼

如今88的他,不仅坚持学习英语和日语,
还学会了用电脑、微信。
年龄,对刘世钺来说只是一个数字,
从8岁就参军入伍的红小鬼,
到88岁仍为人民服务的老专家,
他对生活永远充满热忱,
用一颗爱心、更用一份坚持,
为别人减轻病痛,
也为自己收获了人生的快乐。

70多年了,正是因为中国有无数的
像刘世钺这样经历过
比《红海行动》惨烈100倍的战斗英雄们,
我们才拥有了今天的和平生活;
也正是因为还有无数的像刘世钺这样
把一生都默默奉献的平凡人,
我们的国家才这样强大!
而我们每一个人,
唯有更加珍惜,更加热爱这和平的生活!

今天,请让我们一起,
向老兵刘世钺致敬!
向千千万万牺牲的英雄致敬!
向所有为这中华盛世奋斗的中国人,
致 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