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世界性医学难题 给86岁老军医点个赞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郭晨 罗国金责任编辑:王俊
2017-06-11 16:09

解放军总医院专家组成员卢世璧在10多年时间里,做了上千次实验,反复摸索,不断改进。2008年,他亲自主刀,首次利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软骨缺损,手术取得圆满成功。从此,中国的软骨修复技术跻身世界前列。如今,86岁的卢世璧仍在坚守,他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国家,给了患者。请关注《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带领团队攻克软骨再生技术等一系列世界性难题

卢世璧:一路攀峰只为追求更好

■解放军报记者 郭 晨 特约记者 罗国金

【专家小传】卢世璧,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专家组成员。从医60余年,先后在人工关节研究、周围神经损伤修复、骨组织工程前沿研究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和军队首届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等。

“导师,咱们的组织工程软骨支架技术成功转化了!”前不久,博士研究生袁雪凌迫不及待地跑到卢世璧的办公室报告好消息。

卢世璧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一天,他领衔的我国最新一代软骨修复技术,正式实现了从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的推广,无数骨伤患者从中看到康复的希望。

谈起卢世璧,不能不提人工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术”被誉为20世纪骨科三大进展之一,是治疗严重关节疾病、关节损伤的重要措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外人工关节研究已经兴起,但受限于当时的客观条件,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水平与国外还存在很大差距。

当时,刚刚调入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的卢世璧,在陈景云教授的指导下,开始了我国人工关节的研究。由于国外的技术封锁,他们仅能从影印的外文杂志上看到几张人工关节的照片。

人工关节既要能承受巨大的压力,确保在长期活动中不出现折断或松动,同时还必须具备耐磨损、耐腐蚀、无毒害等特性。开展这一研究,需要吃透医学、生物力学、金属材料学等多学科知识,这对年轻的卢世璧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

为了绘制人工关节工程图纸,卢世璧与技术人员吃住在一起,从零开始,摸索设计。为了搞清楚有关金属的生物力学原理,他一有空就往科研部门跑,虚心向专家请教。就这样,卢世璧带领同事历经9年的艰苦攻关,在国内率先完成了人工关节的自主设计与加工。

然而,卢世璧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享受,他很快把目光投向了另一个未曾涉足的领域。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关节软骨损伤不可修复,只能任由关节软骨继续磨损,最后患者不得不置换人工关节。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关节软骨损伤的早期治疗成为可能。1994年,花甲之年的卢世璧又开始探索如何利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软骨缺损。

“如果软骨缺损能治好,你研制的人工关节还有用武之地吗?”很多人对卢世璧的做法不理解。

“医生治的不仅是病,更是病人,早期介入治疗,减轻病人的痛苦,那才是最大的成果。”在卢世璧眼中,病人的利益高于一切。

解决免疫排斥反应是第一道难关,需要把同种异体软骨上的细胞全部清除,然而软骨是由一层层致密的组织组成,清除细胞难度极大,卢世璧用了整整两年时间才攻克。

旧问题解决,新问题接踵而至。他在实验中发现健康软骨内的细胞不能进入补进去的软骨,这意味着补入的软骨失去活性。

为解决这一问题,卢世璧在接下来的10多年里,做了上千次实验,反复摸索,不断改进。2008年,卢世璧亲自主刀,首次利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软骨缺损,手术取得圆满成功。从此,中国的软骨修复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从人工关节到软骨修复,一路追赶,最终超越。当初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如今已是耄耋老者,但那颗执着的心始终未曾改变。

“探索永无止境。所有的治疗,所有的科研,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去年,86岁的卢世璧又指导学生开展软骨和软骨下骨同时损伤的治疗研究,目前该项研究取得的成果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我的第一个软骨专业研究生现在都退休了。科研就是这样,一做就是几十年。”卢世璧说。

如今,卢世璧还在坚守。因为患者需要他、祖国需要他。他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国家,给了患者。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