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证“百人斩”军刀:寻找南京大屠杀漏网疑凶

来源:“历史硝烟”微信公众号作者:吴京昴责任编辑:杜汶纹
2017-09-05 09:03

军国主义青年的马见塚八藏

虽然笔者尚未考证出马见塚八藏的生卒年月和完整履历,而且笔者目前的考证只是根据参加过南京大屠杀且日本投降时在独立混成第1旅团的日军军官,并不能百分百确定马见塚八藏即为这把军刀的主人。这把百人斩军刀砍杀过上百人,已经八十余年过去还能伤人,说明极有可能是一把日本家传的武士刀,刀条外装九四式刀拵。而日本的武士刀在刀条靠近刀柄内均有刀款识和铭文,记载铸刀匠人和铸刀年月,笔者在此希望台湾方面有学者能打开这把刀的刀柄,公布刀款识,则可真正锁定军刀主人,追缉这位漏网的百人斩凶手。

虽然不能确认马见塚八藏是百人斩真凶,但是笔者通过查阅《二二六事件研究资料》等文献可以勾勒出这位疑凶的人生轨迹。1935年,马见塚八藏即为步兵第23联队小队长,深受北一辉等人的军国主义思想熏陶。同年4月,他在第23联队的青年军官杂志《青云》上发表了题为《实施昭和维新与青年军官之奋起》的文章,文中大肆鼓吹军国主义,提出“现阶段日本青年军官的首要任务就是实施昭和维新,彻底把日本改造成为一个军国主义国家,日军所有青年军官理应迅速奋起,加入昭和维新的大军之中”。

虽然没能参加二二六兵变,但是马见塚八藏一贯是“昭和维新”的鼓吹者。

1936年2月26日,以一群青年军官为首的日军部队突然发动叛乱,刺杀了时任日本财政大臣高桥是清等日本政府要员。这些青年军官高喊“昭和维新”,意图彻底肃清政府内的元老,让军队全面接管日本政府。这次叛乱事件被称为“二二六事件”,事件爆发后虽然裕仁天皇下令镇压了这次叛乱,并下令严惩叛乱者,但是日本军部此后还是逐步把持了日本政府。很显然,这位“昭和青年”马见塚八藏参加了“二二六事件”的密谋,但是由于步兵第23联队驻日本北九州,他在1936年2月26日并没能参加在东京的一系列叛乱事件。他事后肯定受到了一系列牵连,马见塚八藏1937年晋升大尉军衔,但是到了1945年还只是升了一级到少佐,和他同期的日军军官大多已经官至大佐。这也是当年参加“二二六事件”的日军青年军官在军中地位一直不高的体现。

可以想象,这位一贯以“昭和维新男儿”自居,却因为皇道派失势,而在军中屡遭打压的日军中队长,在1937年8月随第6师团侵略中国时,内心对于中国是一种怎样的仇恨。然而就在他刚刚投入侵略战场不久,就遭到了中国民党军队队的激烈抵抗。

1937年8月底,卫立煌率部驰援南口战场,指挥第14军在北平西郊突破日军阵地,一度威胁日军在北平的指挥部。步兵第23联队刚刚踏上中国的土地,就被派往门头沟、千军台附近同第14军展开激战。此次战斗日军第23联队损失惨重,付出了战死177人,战伤371人的代价,而马见塚八藏也在此次战斗中负伤,被送到第六师团野战医院休养。

11月初,第6师团从华北转战华东,在杭州湾登陆。不久后马见塚八藏伤愈归队,率部参加了南京战役,在12月12日的南京攻城战中,在雨花台、中华门附近同中国守军激烈战斗,突入南京城后又担任南京城西南城区的扫荡。

可以想见,这位出征前就是满脑子军国主义思想的青年,刚刚踏上中国土地就被中国民党军队队击伤,在病院里躺了两个多月才恢复的军官。在攻入南京城后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作出肆意屠杀中国人民,并在刀上刻下“南京の役杀107人”的暴行也并非不可想象。

南京沦陷后,日军第6师团在南京城内举行慰灵祭。

1938年马见塚八藏调离第6师团,随后几年的任职情况和经历不详。然而日本投降之时,日军高级军官必须上缴军刀,已经成为大队长的马见塚八藏也肯定上缴了自己的军刀,然而抗战胜利后的中国一片混乱,并没有来追究这把百人斩军刀是否属于他,就这样,一位百人斩的恶魔平安回到日本。

今年正值南京大屠杀八十周年祭。这位在南京杀了107名中国人的恶魔虽然逃脱了战后军事法庭的审判,而且长期不为人知,说明目前我们已知的南京大屠杀百人斩凶手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南京大屠杀的刽子手逃脱审判。然而天日昭昭,笔者此文已经划定了疑凶,若有人能寻找到这位马见塚八藏的下落或通过这把军刀的刀款识来锁定凶手,亦可告慰八十年前南京的三十万冤魂。

参考文献

[1] 富山聯隊史刊行会编:《独立混成第一旅团史》富山:非卖品,1986年。

[2] 松原庆治编:《终战时帝国陆军全现役将校职务名鉴》东京:战志刊行会,1985年。

[3] 都城歩兵第二十三联队战记编纂委员会:《都城步兵第二十三联队战记》都城:非卖品,1978年。

[4] 第六师团战史编纂班:《第六师团转战实话》第六师团战史编纂班,1940年。

[5] 下野一霍著:《南京作战之真相:熊本第六师团战记》东京:东京情报社,1965年。

[6] 偕行社编:《南京战史资料集》东京:偕行社,1989年。

[7] 松本清张, 藤井康荣编:《二二六事件研究资料》东京:文艺春秋,1993年。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