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绝对忠诚?笔者不由得想起革命先烈们对待生死的抉择。瞿秋白、方志敏等许多烈士被捕后,在狱中都曾遇到敌人的劝降。一边是高官厚禄等优待条件,一边是刑场上夺命的子弹,在利益诱惑和生死考验面前,他们选择的是忠诚于自己的信仰和党旗下的誓言,毅然决然地慷慨赴义。
忠诚总是和考验连在一起。忠诚不是喊在嘴上的,而是要落在行动中,尤其是在遇到诱惑和面临危难时,是不是忠诚,会检视得一清二楚。忠诚是不需要外在监督或控制的,而是源自信仰、发自内心的恪守。只有这样的忠诚,才能称得上绝对忠诚。
忠诚是检验政治上是否可靠的“试金石”。如今身处和平年代,虽很难遇到生死时刻、危急关头的忠诚考验,但平常时候的考验却无时无刻不在。这种考验绵绵而来,需要的不一定是一腔热血冲锋的勇气,却需要有拒绝五光十色诱惑的坚强定力。这种考验看似不涉及战场上的炮火硝烟,却仍要面对另一个战场上的明枪暗箭。这种情况下,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使绝对忠诚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确保自己在任何风浪考验面前,都能保持头脑的高度清醒,做到原则问题不糊涂、政治方向不偏离、风吹雨打不动摇,以绝对纯洁的品质做到绝对忠诚,使自己成为政治上绝对可靠的战士。
忠诚在现实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老实。邓小平同志多次讲,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这也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如果这个传统丢失,“两面人”做派盛行,必将导致军心动摇、人心涣散,失去凝聚力和战斗力。所以,要坚决反对口是心非、虚情假意,大力倡导讲诚守信、言行一致,做到里里外外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台上台下一个样。
纪律规矩划出了做人做事的底线,也是真忠诚与伪忠诚的分水岭。那些不把纪律规矩放在眼里、肆意妄为的人,又怎么会有忠诚可言呢?即使他们经常把忠诚挂在嘴上,也是在为自己捞资本、涂伪装。真正对党忠诚的人,一定是时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人,是一贯严格自律、坚持自我完善的人。他们自觉做党规党纪的守护者,不说违背党的原则的话,不做违反党的纪律的事,不当破坏党的规矩的人,也是经得起考验,让组织放心、群众信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