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动力研究“国家队”洞里有乾坤:竟能驾驭闪电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王通化 邹维荣 徐青 于杰责任编辑:菅琳
2016-06-28 03:17

让“中国风”更强劲

■解放军报评论员

从飞机到飞船,从火箭到导弹,从汽车到高铁,从大桥到高楼……无数令世人瞩目的“中国翅膀”“国之重器”“中国制造”的横空出世,见证着巴蜀腹地吹来的强劲“中国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科研创新群体,攻坚克难,填补众多领域的国内空白,自主设计建成世界级风洞群,为我国从大国向强国迈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风”的强劲力道从何而来?品读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科研创新群体的故事,不难发现:没有“见之于未萌、识之于未发”的洞察力,“中国风”的风向只会在迷失中裹足不前;没有创新驱动和军民融合的双翼合力,“中国风”的气场和势能便不会如此磅礴雄厚;没有一代接着一代干的传承力和大批高端人才的集聚力,“中国风”便会失去动力之源。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中国风”的“力”之源在人才。我国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从一穷二白起步,立强军壮志,铸国防利器,挺起了大国的脊梁。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习主席明确指出,要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未来需要更强劲的“中国风”。新一轮科技创新鼙鼓阵阵,呼唤着更多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科研创新群体这样的排头兵,瞄准一流,勇闯禁区,勇挑重担,勇攀高峰,勇击潮头,勇创奇迹!

(《解放军报》2016年06月28日 03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