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来,俄罗斯与北约关系日益紧张。6月开始,美国和北约在中东欧举行大规模演习,大规模装甲集群再度驰骋在中欧平原上。而俄罗斯不仅宣布在西部战略方向新增两个摩步旅,还决定加快为西部军区部队列装T-14“大舰队”坦克。面对如此强悍的“钢铁怪兽”,北约国家陆军内心着实打鼓。在6月13日-17日举行的欧洲防务装备展(萨托利)上,德国人推出空前的L51型130毫米口径坦克滑膛炮,希望通过加大口径来提升穿透力与射程,配合先进计算机火控系统,抵消俄军T-14坦克的“技术威胁”。

装有L51样炮的“豹”2坦克示意图。
“坦克杀手”
从现场展示的L51样炮来看,它未配装炮口制退器,采用纵动式炮闩,药室容积和镀铬合金线增加。包括反后坐装置在内,整个坦克炮全重3000千克,身管重1400千克,长度为51倍口径,即6.63米。样炮还安装有隔热套管和炮口校准装置,便于开展后续的射击试验。就总体布局而言,L51与20世纪90年代莱茵金属公司推出的NPzK-140型140毫米坦克用滑膛炮区别不大,莱茵金属公司的销售代表在现场也承认,L51的技术蓝本就是NPzK-140,只是新技术、新工艺让L51用更轻的重量、更小的容积和口径就能接近甚至超过当年140毫米炮的威力,要知道当年经实车检验,140毫米炮难以塞进“豹”2坦克的炮塔内,而且需要研制配套的自动装弹机,无法人力装填。
有消息称,在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L51的炮口动能接近1500万焦耳,虽比NPzK-130坦克炮的2000万焦耳低了不少,但比起西方军队常用的120毫米44倍口径坦克滑膛炮仅有900万焦耳的炮口动能,这威力也是很够了。就算是后来加长身管到55倍口径的120毫米炮,炮口动能也仅有130毫米滑膛炮的三分之二。仅以穿甲能力而言,L51滑膛炮所发射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足以在2000米的距离外击穿现役任何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哪怕是俄罗斯的王牌T-14,也得退避三舍,堪称名副其实的“坦克杀手”。
由于炮口初速和动能远胜120毫米炮,因此L51滑膛炮的弹道低伸,让火控系统需要计算的影响诸元降到最低,如果是在1000米左右的战斗距离射击,射手几乎可以凭直觉瞄准,省去额外的弹道计算。加上130毫米穿甲弹威力够大,因此只要击中目标就等于击毁,不用担心因为错失关键部位而让对手有还击余地,要知道当初北约各国之所以放弃弹道性能优秀的英国105毫米L7A3线膛炮,主要原因就是穿透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