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后,赵煦上交了一份见解深刻独到的无人靶机研制建议。基地党委很快决定:由赵煦担任研制工作的总设计。
两年时间,赵煦带领课题小组从零起步,攻克一系列技术难关。1966年12月6日,一架红色无人靶机直冲云天。这架被命名为“长空一号”的无人靶机首飞成功,开创了我军无人靶机自主研制的先河。
1970年5月,在经受党组织多次考验后,赵煦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上世纪80年代初,上级派赵煦出国考察,准备购买无人靶机。但以当时我国的经济承受能力,花费巨大,任谁都会心疼。考察回国后,赵煦语出惊人:“进口无人靶机的事算了吧,我们下决心自己搞!”
深思熟虑后,他大胆提出把已退役的某型飞机改装成无人靶机的设想。
改装,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于登天。面对科研中一个又一个“拦路虎”,赵煦带领课题组破釜沉舟勇往直前。数不清翻了多少书,查了多少资料,核算了多少数据,也不知道做了多少次试验,难题被一一攻克!
终于,我国自主改装的“靶五-乙”无人靶机诞生了。这不仅为国防科研试验提供了性能更好的高空高速无人靶机,也为我军大批退役歼击机找到了为国防事业再次出力的机会。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军武器装备建设的飞速发展,呼唤着超音速无人靶机的到来。某西方国家为攻克无人靶机冲破音障的技术难题,投入大量经费,用了整整8年时间。听说中国也开始攻关研制,该国的一名专家断言:再用20年,中国也搞不出超音速无人靶机!
研制还是进口?面对这个话题,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展开激烈讨论。争议中,赵煦霍然而起:“4年时间、800万元经费,我保证让超音速靶机飞上天!”
“不可能!”一些人对此提出质疑。赵煦心里也明白自己立下的这份“军令状”有多难实现,但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军人,他实在咽不下“受制于人”这口气。
“入了党,我就是党的一分子。不管面对何种压力,都要勇敢承担起来。”赵煦坚定地说。
经过1400多天忘我工作,赵煦带领课题组攻克一道道难关。1995年4月13日,我国自行研制的超音速无人靶机首飞成功,使我国无人靶机研制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若干年后,当年曾断言“再用20年,中国也搞不出超音速无人靶机”的那名外国专家来到中国。当他看到我国自行研制的超音速无人靶机时,不仅震惊,更是叹服。
“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了自己作为一名党员的价值,感受到了回报党恩的由衷快乐。”赵煦的语话充满自豪。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从军52年、入党46年,赵煦怀揣着一颗“为党做点事”的赤子忠心,和他的团队一起交出了一系列足以载入我国无人靶机研制史册的骄人答卷——
“长空一号”靶机,结束了我国靶机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
无人机核爆取样,开创了我国核弹空爆取样的新纪元;
某型超音速无人靶机,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拥有超音速靶机的国家;
……
半个多世纪以来,赵煦几乎把可以研究的无人飞行器研究了个遍,实现了多项跨越发展,形成了一条集研制生产、试验试飞、提供使用、质量保障于一体的无人机发展道路。
如今,年逾古稀的赵老在科研领域的工作干劲丝毫没有放松。“不管工作日晚上还是周末,赵老经常像上班一样来到办公室,跟年轻人比着干!”赵煦的一个学生告诉记者。
记者就这个问题询问赵老,赵老想都没想,一字一句认真地说:“科研的脚步不能停!感恩的行动不能停!”
(《解放军报》2016年06月19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