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关键是执行力

来源:国防报作者:石吉责任编辑:菅琳
2015-12-10 00:06

100多年前,美国人阿尔伯特·哈伯德撰写的《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世纪末,美西战争的关键时刻,美方有一封具有战略意义的书信,急需送到古巴盟军将领加西亚的手中。可是,加西亚将军正在古巴的丛林里作战,没有人知道其确切地点。就在此时,美军军事情报局向总统麦金利推荐了一位名叫安德鲁·罗文的年轻中尉。接过总统亲手交过的信后,罗文中尉没有任何推诿,不讲任何条件,历尽艰险,徒步三周后,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以其绝对的忠诚、责任感和创造奇迹的主动性完成了这件“不可能的任务”。罗文中尉因此获得了美国杰出军人勋章,他的事迹也在全世界广为流传。而“送信”则成为一种象征,成为人们忠诚、主动、排除一切困难完成任务的象征。

当前,我军历史性改革的大幕已经开启。各项改革任务繁重复杂,涉及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推进力度之大、触及利益之深、影响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对军队各级组织和每名官兵都是一次最现实最直接的大考。要确保改革目标如期实现,描绘的蓝图变成现实,需要我们每名官兵都应学习“送信人”罗文身上的品质,闻令而行、不打丝毫折扣地落实改革任务,绝对服从、绝对忠诚地迎接改革考验。

我军历来最讲贯彻力、最有执行力。1985年百万大裁军时,原昆明军区是当时唯一还有作战任务的部队,但面对军委将其裁撤并入成都军区的决定,全区上下绝对服从。宣布裁撤后,许多部队操照出、会照开、建设不停歇。今天,尽管我军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部队指战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培育的“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好传统、好作风没有变,也不能变。

随着改革真刀真枪展开,将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或者难以预料的矛盾、困难和问题。无论单位是撤、是并、是降、是改,个人是进、是退、是走、是留,都需要我们在执行这个环节上具有绝对性,不能打一丁点折扣,不可有你说你的,我干我的,大路朝天各走一边的“不执行”;不可有断章取义、各取所需,对本单位、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置之不理的“半执行”;也不可有遇到问题绕着走,碰到矛盾躲着走,工作不推不动,疲于应付,甚至推诿扯皮、推卸责任的“虚执行”。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在执行问题上不容许搞变通、讲条件、提要求。这轮改革涉及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深刻调整,有的可能调整岗位,有的可能发展受限,有的甚至可能脱下军装,无论结果如何,只要组织一声令下,都必须毫不犹豫地服从。只有跳出一时一事、一地一己的局限,甘愿以个体之失换整体之得,以局部之失换全局之得,以一时之失换长远之得,改革才能顺利推进。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每名官兵在直面改革大考时,都应做到坚决听从号令,不惧任何艰险,勇于担当责任,为了大局不惜作出局部牺牲,圆满完成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各项具体任务,向党和人民交出优秀的答卷。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