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塑造具有中国精神的军人形象

——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繁荣发展军事文艺系列谈之二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张西南责任编辑:菅琳
2015-10-29 03:36

当下的部分军事文艺作品,尽管创作者的态度真诚且不失严谨,但他们笔下的军人形象还是与生活现实、艺术真实、时代精神拉开了一定距离。究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对中国精神缺乏深刻的理解,缺乏生动的表达。

首先是认识上的差距。中国精神的时代内涵非常丰富,与中国梦强军梦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是在富国强军伟大实践中不断生成与生长着的。因此,我们可以说血肉丰盈、新鲜可信、生动厚重的民族形象、国家形象、军队形象,不仅包含了既定的现实存在,更蕴含了一种向往、追求的价值目标,即希望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和军队,希望追求什么样的理想精神。

回顾历史,我们党带领亿万军民在创立、建设和保卫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创造出了这种伟大的精神,又通过文艺工作者的“二度创造”,重塑了这种精神和由这种精神培育出来的人物形象。其“重塑”的方式和过程,正是以一个个具体直观的文艺形象为表征的。那些经历过战火硝烟、时代变革的老一辈文艺工作者从来不把文艺看成作家艺术家个人的事情,也没有把表现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看得遥不可及,更没有与自己必须自觉服从和服务的中心任务对立起来,或把这种服务与机械、单一、僵化的创作模式等同起来,而是用自己的全部热情和智慧,以更宏大深邃的目光去发现并创造出属于自己时代的典型的军人形象,长久地在军事文艺人物画廊中闪耀着经典的光泽。对于今天的军事文艺而言,把握改革大势,描摹时代新意是当务之急,而努力塑造好“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形象原本就是题中应有之义。

其次是开掘的差距。从数量上看,这些年军事文艺作品并不算少,有的作品对军营现实生活的描绘和对当代军人形象的塑造,表面上看光鲜亮丽、生动活泼,但也有经不起仔细琢磨和推敲的地方。有的军人形象脂粉气过重、奶油味儿太浓,间或夹杂着几句流行的网络语言,怎么看都觉得生硬和虚假。如果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就会发现人物间情感纠葛和性格冲突的设置过于矫情和陈旧。有的作品虽然触及一些矛盾问题,也是流于军营现实的表层或边缘,对军旅生活开掘的力度和思考的深度尚嫌不足,对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和军营中存在的道德失范和腐败现象更是缺乏直面的勇气和深刻的剖析。

这些现象反映出部分作家艺术家还缺乏两种特质:一个是敏锐发现和真实面对问题的态度,另一个是勇于开掘并善于表现矛盾的能力。尤其是面对深化改革大背景下新旧治军方式的冲突、市场与战场的冲突以及利益与人性的冲突,有的创作者好像患了一种现实焦虑症。他们也想表现如万花筒般丰富驳杂的现实,却又难以把握当下错综复杂的生活。如此心态和状态下写出的作品,只能是一些不痛不痒、不咸不淡、不悲不喜的平庸之作。

再次是表现力的差距。具有中国精神的军人形象,从本质上说,就是军事文艺作品中的军人形象要能够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充分体现民族的思想、情感和审美的深度。应该说军队作家艺术家在这方面有着传统的优势,最突出的是擅长描写战争和进行宏大叙事。但这种优势有时也会变为一种框框和套式,有的作家艺术家在塑造和表现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时,往往一味地江湖气重,草莽味浓。有的作家艺术家不顾及题材和人物的特点,一味地追求宏大叙事,殊不知文学艺术史上一些短小精悍、朴素生动的作品并不比那些全景式史诗规模的作品逊色,其对英雄形象的塑造和民族精神的表达同样令人难忘。创作不能贪大求全,更不能以为大就是好,真正做到短小精悍、意味隽永也不容易,这方面的艺术标准同样很高。

当下,有的军事文艺作品塑造的人物干巴,讲述的故事枯燥,表现的内容单调,反映矛盾抓不住要领,堆砌素材缺少提炼,这当然不是表现手法上“大”或“小”的问题,创作主体缺乏艺术灵感和文化底蕴才是症结所在。因此,塑造具有中国精神的军人形象,必须把增强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或可读性作为一个非常紧迫的创作课题摆到每位作家艺术家的面前,切实提高创作主体表现生活的能力。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