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图珍藏善本见证艰难与辉煌
■本报记者 李东航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90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最为辉煌灿烂的90年。然而,辉煌来自于艰苦卓绝的奋斗。诚如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金一南教授所言,“中国共产党的光芒不是在共产党人最辉煌的时候迸射出来的,也不是在我们取得一个个胜利的时候迸发出来的,而是在共产党人最困难的时候,革命最艰难、前景最黑暗、似乎一点希望都没有的时候迸发出来的。”
让耀眼光芒迸射的,是共产党人坚贞不渝的信仰。国家图书馆目前正在举办的“艰难与辉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馆藏珍贵历史文献展”,就用400余件珍贵文献实物诠释了这样一个道理。
《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
诞生在义乌乡村柴屋的铺板上
【展览亮点】熟悉党史的人都知道,《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是由陈望道在1920年翻译的。但是,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长什么样子,又是如何诞生的,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说得清楚。
国图展厅中一共陈列了6种《共产党宣言》的中文全译本,其中1920年陈望道翻译的两个版本的封面分别印有水红色和淡蓝色马克思半身肖像,哪一个是最早的呢?
【权威解读】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编审钱听涛说,1920年,中国共产党正在酝酿成立,迫切需要用革命理论来武装自己。陈独秀等人认定,《共产党宣言》就是最好的选择。时任上海《星期评论》主编的国民党元老戴季陶,也希望将《共产党宣言》翻译完整后在《星期评论》上发表。经国民党另一元老邵力子推荐,这个任务落到了陈望道肩上。
刚从日本留学回来的陈望道,在任教浙江第一师范时积极传播先进思想。1920年2月下旬,陈望道秘密回到浙江义乌的分水塘老家,在一间破陋的柴屋的铺板上做起了这件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大事。屋里冰冷潮湿,陈望道的手脚经常被冻得酸痛发麻,但他丝毫不在意。当时陈望道的母亲给他送来粽子,让他蘸着红糖吃。但陈望道专心致志翻译,把粽子蘸到砚台的墨里去了,自己都没有注意到。
陈望道在1920年将《共产党宣言》全部译完后,立即带着译稿赶往上海,准备按计划在《星期评论》上连载。哪知,戴季陶已随孙中山先生前往广州,《星期评论》停刊了。陈独秀向来中国指导建党的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提及出版所遇到的困难,维经斯基当即从自己带来的共产国际提供的经费中拿出一部分,令《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在1920年8月正式出版。但由于疏忽,书名被印成了《共党产宣言》。第一版的1000册很快销售一空,1920年9月重印,除将书名更正为《共产党宣言》外,封面的马克思半身肖像也由水红色改为了淡蓝色。到1926年5月,陈望道译本已重印了17版,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观展感言】复旦大学教授朱淑娣:为理想而生存而奋斗的人,永远值得尊重。
《论持久战》变身《文史通义》
伪装本展示白区斗争顽强不屈精神
【展览亮点】在许多展柜里,记者都看到一些似乎与党史“八竿子打不着”的文献:什么《新出绘图国色天香》,什么《文史通义》,不一而足。再看看翻开的内页,赫然就是《中共六大决议案》、《论持久战》等。据介绍,这是当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及其影响下的出版机构,为对付国民党反动当局查禁,对党的文件、书籍进行伪装传播的一种做法。
【权威解读】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黄霞说,许多伪装本仅仅是伪装封面,另外一些伪装本还要伪装部分内容。
为了更大范围传播革命思想,这些伪装本封面或版权页上还标明了欢迎传阅甚至翻版的文字。黄霞举例说,《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伪装题名《修道新介绍》,封面正下方有“轮流公看功德无量倘不敬重或有隐匿罪莫大焉”字样。
【观展感言】普通观众黄晓霞:因坚持而伟大,因沧桑而不凡,因你而骄傲奋发。
“红色阅览室”取代英烈追悼厅
学习践行革命精神是最好的怀念
【展览亮点】国图展厅面积不大,中间特意布置了一个30平方米左右的“红色阅览室”,陈列着2600多册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书籍、党史书籍和开国将帅传记、人民解放军战史。还有近10台联网电脑和触摸屏阅览器,在上面可以查阅中文、德文、英文等8种文字、11个版本的《共产党宣言》等数字化图书及视听资料。
【权威解读】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展览组组长王致翔说,最初布展的时候,是想把展厅中央布置成一个英烈追悼厅。但是,大家觉得,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有2000万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牺牲为的并不是个人留名青史。对革命英烈最好的怀念,就是学习践行他们的革命精神。于是,就有了“红色阅览室”这个颇具国图特色的布展创意。
据介绍,展览自6月1日开幕以来,每天都有不少观众前来参观,并在“红色阅览室”里查阅“红色资料”。知春里某小学有一位学生,利用放假的机会连续在展厅里泡了好几天,并在“红色阅览室”里查了不少相关资料,还主动给参观者进行讲解,很是专业,令国图工作人员都很感动。
【观展感言】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编审钱听涛:只有真正懂得“艰难”,才能知道“辉煌”来之不易。要永远记住牺牲的2000万以上的有名和无名(他们是大多数)烈士,才能坚定信仰,有信心克服我们今天前进道路上遇到的一切困难,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进行到底。
(《解放军报》2011年7月19日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