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8日,海军在北京举行中国收复西南沙群岛70周年纪念活动。海南省副省长陆俊华发言。李高健摄
从民事管辖视角谈谈70年前
收复西南沙群岛的伟大历史功绩
陆俊华 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尊敬的吴司令、苗政委,各位来宾、朋友们:
今天,是一个值得我们永远纪念的日子。70年前的今天,在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后,西南沙群岛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海南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无比欢欣鼓舞。
浩瀚南海,岛礁列布,我们的祖先在汉朝甚至更早的时代就曾到达南海,发现、命名和开发南海诸岛。汉朝文献《异物志》中提到了“涨海崎头”,其中“涨海”就是我国古代先民对南海的形象称呼。海南因南海而生、得南海之名、伴南海而兴。南海是海南渔民心中神圣的“祖宗海”,海南的渔民历代都在南海海域从事捕鱼和航海活动,并在南海岛屿上留下了很多遗迹,至今西沙甘泉岛上依然保存有唐宋建筑遗迹。许多海南渔民在南海诸岛上劳作和生活,甚至长眠在这些岛屿上,至今岛上仍保留着他们的坟墓。当时渔民们为了祈求平安,祈求能够从这些岛屿上平安返回大陆,建造了很多庙宇,我们称之为“兄弟公庙”。海南渔民在往返南海并进行生产的过程中,积累多年经验形成了《更路簿》,成为南海渔民世代相传的航海记录,“更”是古代距离单位,“路”指的是航向,《更路簿》不仅标有岛屿和礁盘的位置、航行线路,还标有渔场分布情况。在目前存世的《更路簿》中,共收录南海诸岛地名 98个,其中西沙群岛22个,南沙群岛76个。
中国对南海的治理历经数千年,特别是秦汉以来,历代政府对南海及其诸岛都实行了有效的、不间断的行政管辖。隋唐时代在琼州设置都督府,把西南中沙群岛划入振州管辖;自宋朝起设立了“巡海水师”,巡辖卫戍南海;明朝时增置了海防同知等官职,并在广东都司下设立了海南卫,其下置清澜、儋州、崖州等守御千户所,担负南海巡辖卫戍之责;清朝时设立崖州协水师营,巡辖南海诸岛及其海域。新中国成立后,广东、海南承辖南海,管辖三沙,都是历史的承接。1959年3月,西南中沙工委成立,干部实行轮换驻岛;2012年7月,在西沙永兴岛成立三沙市,标志着中国对包括西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的行政管辖进入了新的时代。
三沙设市四年多来,政权建设运转有序,基层政权实现西南沙群岛有居民岛礁的全覆盖,积极为岛上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大力发展海洋旅游等特色经济,已有100多家企业在三沙注册,为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常态化开展海域执法,查处侵渔侵权渔船和各类违法违规船舶300余艘次;精心呵护南海生态环境,污水处理、垃圾转运、海水淡化等工程陆续完成,实施岛礁绿化工程,严厉打击破坏海洋生态环境行为;建设了多个灯塔,成立了海上搜救中心、气象灾害预警发布中心,努力提供船舶导航、海洋气象和海上应急救援等服务。
当前,按照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要求,海南正在发挥博鳌亚洲论坛平台作用,加大国际旅游岛的开发开放力度,全力打造海上丝绸之路综合服务保障基地。海南毗邻东南亚诸国,地处南海国际海运要道,区位优势明显。我们愿意以建设“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发挥独特优势,深化与周边国家在海洋渔业、邮轮旅游、海上航运、海洋资源利用、海洋生态保护、防灾减灾、海上搜救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把南海建设成真正的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