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连市档案馆将“纸灰档案”编辑成集。
核心提示
1945年8月,在大连的日本侵略者开始焚烧档案,销毁侵略罪证。然而,这些没燃尽的档案发生炭化反应后竟然保留了下来。上世纪80年代,这些“纸灰档案”上的内容被研究人员破译,并结集出版,日本侵略者在大连的罪行从此昭示天下。
1945年8月,占领大连地区的日本侵略者开始大量销毁罪证,焚烧档案并就地掩埋。然而,不少没燃尽的档案发生炭化反应后得以保留下来,上世纪80年代被研究人员修复和破译,命名为“纸灰档案”。
史记
于成福:大连市档案局(馆)档案资料征集处处长。撰写发表多篇论文并获奖。
“纸灰档案”恰是日本侵略者毁迹灭证的证据
大连市档案馆内,2006卷“纸灰档案”无声地述说着1905年至1945年间日本侵占大连时所犯下的累累罪行。
大连市档案局档案编研处的工作人员孔晶告诉记者,这些“纸灰档案”的原件,最初都是在大连市区的工地上发现的。
1964年11月,谭守昆、吴忠仁等7名工人在旅大市公安局(日本统治时期为日本大连警察部所在地)北门处挖树坑。突然他们挖出大量的黑色炭状物,状似纸张、书籍焚烧后的纸灰,却又能完整托起,不像普通纸灰那样一经触碰就破碎。阳光斜照在工人们手中的纸灰上,大家猛然发现,纸灰上面还有字,仔细辨认还是日本字。
考虑到这里在日本殖民统治期间是日本警察的办公地,这些日文资料一定非同寻常。在场人员立即向旅大市公安局报告。公安人员赶到现场,小心地将所发现的纸灰全部挖出来带走。经过初步整理、鉴定,旅大市公安局确认这些纸灰是日军侵占大连期间形成的档案,应该是日军撤离大连前对档案进行销毁处理的残留物,“纸灰档案”的叫法开始流传起来。
孔晶向记者介绍说,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到8月22日日军被解除武装投降期间,日本大连宪兵队、关东州厅、警察部、刑务所等敌警、宪、特机关大量销毁罪证,焚烧了文书档案、技术图纸、经济账目、特工人员名单等众多档案资料。其中,沙河口日本警察署长江见俊男将特工人员名册全部化为灰烬,大广场日本警察署长上村八藏则在警察署后院将各种文书档案全部烧掉。
据知情人回忆,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广播刚一播出,日军很快就将一批记录日本在旅顺刑务所犯下滔天罪行的档案资料集中烧毁,焚烧行动一直持续了3天。日本战犯、原旅顺刑务所所长田子仁郎在1955年的审讯供词中交代,原旅顺刑务所的档案是在他的指挥下烧毁的,“只有收容者身份账留了下来”。
这样的销毁行为还有很多。但“纸灰档案”恰好将日本侵略者极力想销毁的档案保留了下来。1964年11月7日之后,大连一些施工工地又陆续挖掘出“纸灰档案”。“这些档案,既是对日本侵略罪行的揭露,也是日本侵略者毁迹灭证的历史证据。”孔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