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七七”,让我们铭记国人团结起来的强大力量!

来源:钧正平工作室作者:熊爸责任编辑:董玥
2018-07-09 13:20

81年前一个夏天的晚上,一队日军堵住了宛平城的大门。他们要求驻守的中国军队打开城门,放他们进城搜寻一名演习中走失的士兵。这是一种极为蛮横、霸道和无理的挑衅行为,但在日军指挥官看来却好像并没什么,而且他觉得只要是发出威胁,中国军队就一定会服软和让步。当无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后,他恼羞成怒开始指挥火炮进行射击——从那一刻起,一个叫“七七事变”的名词被载入史册,中日战争全面开启。

毫无疑问,这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当年的中国工业几近为零,经济水平既低又差,而日本工业却从质到量都十分雄厚,总体实力超过中国数倍不止;当年的中国军队落后而虚弱,重武器全靠进口,而日本则拥有海陆空全面的军事力量,装备着世界先进水平的主战兵器;当年的中国物力人力资源已经相对衰落到百年来的最低点,而日本却携有吞下的朝鲜半岛和中国台湾、东北等地区,到达力量的顶峰……全方位的差距使得国际社会都放弃了期待,并作出了“中国必亡于日本”的判断。

工业和武器数据的比对也使得日本各界充满狂妄的乐观——这也可以解释宛平城下那个日军军官为何会如此蛮横嚣张:日本军界认为,凭借日军的武士道精神和先进武器,只要一两场大的战役就可以消灭中国军队主力,一举征服中国;日本外交人士也分析,随着战场上的溃败和国土的丧失,当时的中国政府会同甲午战争中的清政府一样很快屈膝求和;日本政界则一致估计,在危难形势下,中国的各种政治势力会争相选择与“皇军”合作,以保住自己那一点地盘和利益;而日本商界更是断言,贫乏的中国经济根本承受不起全面战争的负担,中国社会很快会因经济破产而崩溃,一如一战后期沙俄、德国……

然而,日本人虽然几乎算尽了影响战争胜败的因素,却忽视了蕴藏在中华亿万民众内心之中的力量。宛平城的那一声炮响,没有把中国人吓倒,反倒是激发了这个民族血脉中延续的坚强和血性,在那一瞬间,“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口号响彻大地,中国人民奋起抗战、绝不屈服!

全面抗战开启后,日本人惊讶地发现,战前的诸多分析预判并没有发生:虽然战场上中国军队屡屡失败伤亡惨重,但更多青年毅然投军并从各地源源不断奔赴前线,哪怕武器再落后,哪怕后勤再缺乏,也坚持抵抗,绝不认输;虽然战争中不乏大小汉奸出现,但占中国主流的各派政治势力却无一卖国求荣,反而空前团结起来,不但国共两党不计前嫌携手抗战,甚至连割据一方的军阀也共赴国难;而中国的底层民众更表现出了出人意料的坚韧,虽然他们曾被残酷的屠杀所恐吓,也因为经济封锁而生活艰难,却从未放弃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胜利的信心……最终结果我们都知道了,经过漫长和艰苦的抗争,中国人民坚持到了胜利的时刻,而那个狂妄自大企图靠强权威逼中国屈服的对手,最终落得一个战败投降的下场。

抗战后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先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又不惧困难跨过鸭绿江打赢了抗美援朝,并在此后几十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从贫弱到崛起的国家奇迹。

今天的中国已经与“七七事变”时的中国有天壤之别,国际局势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很难有敌人敢妄想用武力征服中国。但世界国际竞争的法则并没有变,相反,中国越是发展强大,就越会面临各种复杂严峻的挑战,无论是政治的还是经济的。

“七七事变”告诉今天的国人,无原则的退让是换不来和平与安宁的,只有整个国家紧紧团结起来,人人在各领域各行业发挥才智和热情,才能战胜困难走向复兴。路上的困难和荆棘必然很多,但这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强民富所要迈过的坎,我们别无选择,必须前进。

中华民族是不屈的民族,八十多年前那种条件下我们都没有失败,今天的我们众志成城,依然不可战胜!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