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年过去了,这段历史仍然让亿万同胞刻骨铭心

来源: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作者:尹琛、沈志国责任编辑:董玥
2018-07-09 09:27

历史上的今天——七七事变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日本侵占东三省之后,又把侵略矛头指向了华北。1937年7月7日19时30分,日军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荷枪实弹进至中国军队第29军防区宛平东北的回龙庙、大瓦窑一带,举行挑衅性演习。深夜零时许,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电话通知中国冀察当局,声称一名士兵在演习中“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方拒绝。当交涉还在进行时,日军即向卢沟桥一带的中国驻军发动攻击,并炮轰宛平县城,中国守军第29军奋起抵抗。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全国性抗战由此爆发。

日军炮轰宛平城

坚守在卢沟桥上的国民革命军第29军官兵

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就通电全国,呼吁:“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通电号召“全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起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中国共产党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坚定立场和鲜明态度,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共北平市委立即领导组织起北平各界抗敌后援会,发动群众开展各项救亡工作,声援第29军抗战。北平居民帮助挖战壕、抬担架,妇女为官兵蒸馒头、洗衣服,长辛店铁路工人为队修筑工事运输物资,农民为部队出粮、出工。全国各地各界群众纷纷成立救亡团体,参加救亡协会、战时服务团,支援前线。

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中国军队在卢沟桥上抗击日军进攻

七七事变爆发后,为实现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日军一方面想借谈判压中国方面就范,另一方面则借谈判之名,争取调兵遣将的时间。28日,日军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在飞机、大炮火力支援下,对北平地区的中国第29军发起总攻,主要目标是南苑。在激烈战斗中,中国守军伤亡2000人以上,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在指挥部队后撤时壮烈牺牲。29日,日军侵占北平。30日,天津失守。

佟麟阁,第29军副军长,7月28日在对日作战中英勇牺牲

赵登禹,第29军第132师师长,7月28日在对日作战中英勇牺牲

七七事变,不是偶然事件和局部冲突,是日本大陆政策的必然发展和有计划、有准备的行动,并不是日本少数军人牵着军部、政治的鼻子走,而是天皇、政府和财阀的共同意志;其全面侵华的“有关出兵、作战的事宜,无一不是依照圣命(天皇的命令)进行的”。事实表明,日本法西斯集团以征服中国为既定目标,并以此作为争霸世界的关键步骤,因此其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在德、日、意法西斯轴心初步形成,并与世界人民之间的矛盾称为主要矛盾的形势下,已超出中日两国的范围而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端。

七七事变的爆发地——卢沟桥

1931年至1945年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华民族蒙受巨大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然而,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图片来源:军博馆藏)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