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教头”遇到“童教授”
“我不同意!”教导员办公室里突然地一声惊起了坐班员,他丝毫不敢怠慢,三步并作两步冲到队干部办公室门外,准备应对“突发情况”。果不其然,里面紧接着响起了队长的声音。坐班员矗在门口,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就在这时门“啪”地一声,开了。
只见35队队长张国权和教导员童少君肩并着肩,有说有笑地走了出来。坐班员愣在那,心想,“早就听说咱们队干部是对极特殊的‘最佳拍档’,今日总算领略了。”
支部党员大会。高波 摄
这对“最佳拍档”的故事还得从去年八月份说起,那时正逢军校教学改革大潮,激增两倍多的学员人数造成队干部人手紧缺,士兵提干的张国权与教研室教员童少君“临危”受命,组成了临时搭档,挑起了学员35队的担子。二人大相径庭的从军经历和性格造就了二人迥异的管理方式。
队长张国权,1997年入伍,先后担任过战士、班长、代理排长等职务,2004年因表现突出提干到原解放军体育学院学习,毕业后在廊坊校区任职。2017年调入南京校区后,基层经验丰富的他迅速进入了“角色”。
无论是教学训练还是日常行管,“兵教头”总是把严格的标准立在前面。“告诉你们,我也是个兵,所以我懂你们!”值班员一脸惊愕地看着突然出现在障碍场的队长,不敢怠慢,立即吹响了集合哨。“但你们千万不能把自己当个兵看,不管做什么都要有干部的标准,训练更是如此!”队长不仅说,还亲自上阵做示范,看着一名有20年兵龄的“老兵”在障碍上一板一眼地做动作、讲要点,这还不算,讲完之后亲自卡表,一个一个地过。学员们对他又是“敬”又是“怕”,从那一刻起,他“兵教头”的外号不胫而走。
队长做障碍示范。高波 摄
“我恨不得把心掏出来给你们看看!”“兵教头”总爱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外表严厉的他实则十分重感情。笔者翻开坐班员处的登记本,从三月一日开学到五一长假,除了极少部分的休息日外,最后一班夜岗的旁边总会备注有这么一串小字,“5:30叫队长起床”。5:30,两个月,从当初的天色尚昏到现在的刚刚蒙蒙亮,他始终如一地在北操场上陪伴着为补考加练的“一道杠”。“我从士兵提干一路走来,知道有多么不易,所以我更不想看到读了二十多年书的你们倒在终点线前!”
队长在指导训练。赵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