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老兵的真实故事: 一份穿越时空的战友情!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作者:唐裕康责任编辑:董玥
2018-05-09 11:08

(三)

“张双换家庭状况窘迫,茅建银每年都会给他寄去一笔钱,直到张双换的两个儿子都大学毕业。”

张双换(前排右一)退伍时与茅建银(后排右一)等战友合影留念。

1980年1月,张双换脱下了心爱的绿军装。就要离开军营的时候,茅建银紧紧搂着张双换哭起来。他舍不得让自己的师傅走,跟师傅相处了两年,是他教会了自己开车……

两人久久不语,难舍难离的泪水,湿透了彼此的肩头。若不是催促退伍老同志上车的话,他们谁都不肯松手。

张双换走后,茅建银领导全班年年超额完成运输任务,始终保持着38号“红旗车”的光荣称号。他把每年得到的奖状,都寄给远在甘肃的张双换,让他也享受这份荣誉。

茅建银在连队值班室调度车辆。

1981年,茅建银也退伍了,回乡分配在交通公安管理部门。头几年他还与张双换保持着通信联系,但后来他发出去的信件屡屡被打了回来。

在那些中断联系的岁月里,茅建银想念师傅之心更切,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师傅,直到1996年,通过彼地民政和公安部门查询,他才得到了张双换的准确通讯地址(因当地行政区域变更)。

茅建银高兴得当天晚上就动笔给张双换写信,随信还寄去曾在部队一起当兵,如今都在余姚工作的战友集体照。

远在大西北的张双换,接到茅建银的书信和照片读了又读看了又看,激动得彻夜没有合眼。

不久,茅建银接到了张双换的回信,从中了解到张双换家乡由于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受到了限制,农村人均年收入只有四五百元,还处在贫困线以下;更得知张双换月收入不高,双亲年迈,两个孩子考上高中,加之农业投资等各项开支,不仅没钱修缮房屋,就连生活也十分困窘。

茅建银把张双换家庭情况向家人说了,他妻子说:我们省吃俭用,把节省下来的钱支援张师傅一家渡难关。刚上小学的儿子也说:从今起,我把节约的零花钱,寄给西北两位大哥哥读高中……

就这样,全家决定先给张双换寄出近千元以解其燃眉之急。

甘肃天水,张双换第一次接到茅建银寄来的钱,全家感动万分。

此后,茅建银每年都会寄去一笔钱,直到张双换两个儿子都大学毕业。还时不时给张双换寄些南方的茶叶和土特产。

张双换对此感到非常不好意思。为了回报徒弟多年的关怀,他决定前往余姚探望茅建银一家和其他战友。

就在这时,茅建银也想到了,如果单纯给予师傅一些经济上的资助,固然能够帮助他解决暂时的困难,但最终不能使他摆脱贫困。为此,茅建银与身边战友商量,决定邀请张双换到余姚务工。

(四)

“张双换告别了故乡,告别了家人,穿上了一套有补丁但还算整洁的衣服,揣着10包方便面,坐上火车,千里迢迢投奔浙江战友。”

张双换(前排左四)参加78铁十三师余姚籍战友及家属新春座谈会,在余姚粱弄四明湖度假村合影留念。

张双换收到了茅建银的邀请信,他决心要跳出贫瘠的黄土高原,前往浙江余姚。

2000年3月6日,张双换正式告别了故乡,告别了家人,穿上了一套有补丁但还算整洁的衣服,揣着10包方便面,坐上火车,千里迢迢投奔浙江战友。

路上张双换心情既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很快就要与阔别20年的徒弟、战友相聚了,担忧的是,战友的家人会不会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陌生人?

四天四夜的火车,清晨张双换一走出余姚火车站口,双方老远一眼就认出了,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此时此刻,谁都说不出话来,然而都流出了只有久别重逢时才有的喜悦的眼泪。

茅建银拍着张双换瘦削的脊背,哽咽着说:“师傅,我真想你呀……”

张双换(左二)与茅建银(左一)等同一连队余姚籍战友,在余姚粱弄四明度假村湖的合影。

张双换来到茅建银家里,他见到战友的家人如此热情,一身旅途疲劳顿时烟消云散。

到了晚上,茅建银邀请家乡的战友特意在一家酒店为张双换接风洗尘。第二天,茅建银又与其他战友一起,陪同张双换参观了余姚的名胜古迹。

经过一周的参观和走访,张双换大开了眼界,获得了许多新的信息。而特别使他欣慰的是茅建银和余姚的战友们不仅分别宴请招待他,还为他的工作操心操劳,千方百计与在余姚的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联系,为他安排了一份较为称心如意的工作。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