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4658米,他们守护“天路72拐”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作者:陆文凯责任编辑:刘秋丽
2018-04-25 13:51

官兵们在业拉山顶清理路面积雪。

踏上西藏高原,探访雪域天路,一串串问号总在叩问我们的心灵:为什么我们热泪盈眶?为什么我们激情澎湃?

连绵的雪山,奔腾的江河,飞舞的经幡……铁打的营盘,舞动的铁锹,飘扬的国旗……

都说海拔4658米的业拉山顶是一方净土,都说在雪域高原护路的军人伟大。

今天,笔者就带你走近驻守在海拔4658米雪域天路的武警官兵,听听他们驻守高原、守卫天路的故事。

雪山之巅,凡事都要“慢三拍”

初到武警某部交通三支队驻邦达镇中队,笔者便被告知凡事要“慢三拍”——走路要慢,说话要慢,吃饭要慢,为啥?因为该中队驻地海拔高、氧气稀薄,对常人来说压根不能剧烈运动。

不断加强军事训练。

然而,当笔者走进营区,感受到的却是广大官兵练兵备战的匆匆身影。该中队担负着川藏公路100多公里的养护保通任务,为确保进藏天路的畅通,官兵抓紧练兵备战,可不敢松劲儿。

中队养管路段“天路72拐”。

站在海拔4658米的业拉山山顶,“天路72拐”、滔滔怒江、冰川雪原等壮美奇观一览无余、尽收眼底,西部大开发的“种子”正搭乘着“雪域天路”快速萌芽……

每天披星戴月,背着沉重的工具和干粮,官兵们奋战的“战场”在悬崖峭壁上。

去年夏天,川藏公路嘎玛沟段突发多处泥石流,造成进出藏大量人员、车辆受阻滞留,情况万分危急。“医生,我们有紧急任务,麻烦帮我们推迟到下周……”灾情发生时,中队长陈鹏正带领部分官兵在八宿县医院进行例行体检。

冒严寒连夜清理突发泥石流。

随后,陈鹏拨通了中队值班室电话,安排了一名排长带领官兵,驾驶着装载机紧急赶赴现场实施道路抢通。为尽快恢复道路通行,陈队长从驻八宿县中队借调了一台抢险机械,采取两头同时救援的方式进行抢通作业。

“10多公里的灾害路段处于怒江沟和嘎玛沟之间,道路一时不疏通,危险就会多一分……”待到道路全面恢复通行、滞留车辆全部顺利通过,已是凌晨6时,零下10摄氏度的气温让救援官兵们直冒汗气。

驻守西藏高原,战风雪、斗严寒、抗灾害,对于官兵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

对山体落石进行清理。

“每逢冬季,大雪封山的季节,机车被冻得不能正常运转,水电不能正常供应。官兵们只有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到雪山之巅,像冬天的兔子出来觅食一样,将从雪地里刨出来的干柴带回营区做饭。有时开饭时间晚几分钟,饭桌上的菜就会被冻出一层油……”回望过去的岁月,四级军士长莫未饱含深情地告诉笔者,“现在不仅可以吃上热乎乎的饭菜,还能随时洗上热水澡,氧气接进班排宿舍,地暖装进房间!”条件日渐改善,官兵们的幸福指数也一路攀升。

官兵们坚守的动力从哪儿来?登上业拉山顶,一块牌子道出了答案,上面醒目地写着:“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保通川藏天堑、锻造救援尖兵。”短短的话语写出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