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普通一兵,向着内心的目标执着追求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责任编辑:岳修宇
2018-04-08 15:19

图为杨帆。袁亚斌 摄

皮肤黝黑,笑起来有些腼腆羞涩,一双清澈的眼眸闪闪发光。

眼前的这名战士叫杨帆,1995年生,湖北人,年龄不大,但已是一个入伍5年的老兵。

刚一见面,我就被可爱而又憨憨的他吸引住了: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兵?

为了能拉近距离,我提出了到宿舍采访的小要求。

“好!”

没等我反应过来,只见杨帆一步三四个台阶儿,一口气就蹿到了楼上。跑得可真快!我不禁心里嘀咕。后来才听说,杨帆这样上楼,不仅仅是为了求快这么简单。

专业共同训练“优胜杯”比武竞赛是杨帆所在装甲团每年都会组织的一项传统竞赛,由每个连队各推选出两名战士,在全团的舞台上一决高下。前不久,作为修理连选出的尖子兵,杨帆一路披荆斩棘,取得了总排名第四的好成绩。

“心里这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比武的最后一项——手枪射击结束后,杨帆对他的排长说。

“连队让我去比武,压力特别大,真的!”在杨帆看来,集体荣誉尤为重要,他在自己的“说说”中写道:背负了太多期待,怎敢辜负?

一定要拿个名次,给连队争光!

为了心里的这个小目标,杨帆针对各个科目,进行了大量的训练。

地图学的不够透彻,他便四处找人请教,哪怕是刚下连的新兵,只要是在专项上表现出色,他也能够不耻下问;单杠上,他一次又一次地卷起“二练习”,只是为了让强项变得更强;手枪射击训练时,为了能达到“手臂像面条,手腕像钢筋”的境界,他把灌满水的水壶挂在枪头上,一练就是几个小时。

新兵时,杨帆曾经在“手榴弹使用”考核上不及格。为了弥补自己这个弱项,他一有时间,就会抱着一大筐手榴弹,跑到团里的菜地练习投掷。除了距离有要求外,该项科目对准度的要求也很高。投掷时,弹体必须投入到规定的圈内才会有相应得分。通过不断训练,杨帆从新兵时的20余米,投到了现在的58米,且达到了每投10枚弹至少有8枚在圈内的水平。最终,弱项变强项,杨帆一举斩获了该科目的第三名。

为连队争夺荣誉,有目标就去执着追求——杨帆的想法很简单。平日里,他也是个十分纯粹的人。

“就是想当个好兵、尖兵,专业、体能各方面,在全团都特别厉害那种。”

没有什么空话大话,杨帆的梦想简单而实在,他也一直在向着这个目标努力着。

把训练融进生活,是杨帆提高成绩、锻炼自己的一个小技巧。每次有点边边角角的时间,杨帆都会就地做上一组俯卧撑,或是去拉一拉单杠,饭前、睡觉前的时间,他都会利用起来。用杨帆自己的话说,训练就是一种休息,“能利用点滴时间提升自己,我很高兴”。

采访期间,连长王振虎还透露了一个小秘密:原来,当兵5年,杨帆几乎就没有好好上过楼!别人都是一步一步地走,而杨帆却像个兔子一样,蹭蹭地往上蹿,十级左右的台阶,杨帆两三步就能“飞”上去。上个楼,为啥非得这么“着急”?

其实,杨帆是想用这种方法来锻炼自己腿部的爆发力,久而久之竟也成了改不掉的习惯,偶尔,他甚至还会用蛙跳的方式上楼。同年兵战友陈杰评价杨帆说:“对待训练毫不含糊,想方设法地提升自己的素质,从新兵连开始,他就是一个有高度战斗激情的人!”

除去训练,杨帆还会通过读书来提升自己。《读者》是他很喜欢的一本杂志,当看到一些觉得特别好,或是有共鸣的句子时,他都会一字一字地记到自己的小本子上,反复品读。“训练能让自己沸腾,而看书可以让自己变得安静,使自己得到沉淀”,杨帆说。

在班长兰银春看来,杨帆不是班里最聪明的,但却是最肯学、最勤学的。“别看他不怎么爱说话,但是特别爱钻研,在各个方面都给人一种踏实的感觉。”经过几年的学习,杨帆熟练掌握了多种驾驶技能,汽车、坦克、牵引车,他都能开得来。但为了让技术更精,他仍旧没事就愿意摸一摸这些装备。兰班长开玩笑地说:“就像着了魔一样。”

从入伍到现在,5年来,杨帆一点点进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好成绩,全连上下有目共睹,战友、连队主官都给予了他高度评价。单纯的内心,执着追求的精神,助推着杨帆不断向着目标靠近,他已经成为了同龄兵中的佼佼者!

其实,在我们的子弟兵队伍中,“杨帆”不只一个,他们在平凡生活中秉承着自己的初心和理想,脚踏实地,执着追求。他们都是最普通的一兵,为强军事业贡献着属于自己的力量。

试问,有这样的战士,人民之军队怎能不强?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