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假回乡,濛濛细雨忽地淅沥沥地下起,映着朋友圈里怀念与祝福的句子,又一丝离愁涌上心头。
“去什么地方呢,这么晚了,美丽的火车,孤独的火车?凄苦是你汽笛的声音,令人想起了许多事情。”
余光中读过、写过、译过相当多诗,但关于火车,他说,他最喜欢的是土耳其诗人塔朗吉的这一首。
大概,是一声声或相聚、或别离的鸣笛,承载了他绵长而又无声的情愫吧?
就在这鸣笛里,那位让我懂得乡愁为何物的诗人余光中,已溘然长逝了。
-1-
“堞影下,一整夜悲号”
资料图:余光中。
1928年重阳节出生的余光中,族人取光耀中华之意,故命名“光中”。少年很自豪那个日子,那个诗与酒的节日、团聚的节日、丰收的节日。
于是他曾得意地自称为“茱萸的孩子”。
“茱萸的孩子”摇曳在人文荟萃的六朝圣地金陵,古都的山灵水秀浸润了他的垂髫岁月。然而辟邪的茱萸,却没能保护他含苞待放的童年,硝烟,凋零了他无忧无虑的时光。
资料图:儿时的余光中与母亲。
“故国不堪回首”,那年炮声一响,父亲随机关撤往武汉,母亲携幼年余光中随着逃亡大军从南京出发,萍飘四处、羁旅天涯。饿过肚子、吃过野菜、甚至翻舟覆顶,险些丧生。
余光中曾说,“记忆像铁轨一样长”,然而,记忆又像铁轨一样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