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这个道理:能够让我们远离屠杀的,只有我们自己

来源:军报记者微信公众号作者:荞皮责任编辑:董玥
2017-12-14 11:15

今天,请含泪记住这个道理:

能够让我们远离屠杀的,只有我们自己

■荞皮

“奉本旅指挥部命令,所有战俘必须全部处死。处决方法:将战俘分为12人一组,分别枪决。”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内外的枪炮声渐渐稀疏,侵华日军进入了中华门。这一天,日军接到这样一条命令。

日军在南京的入城式。

一场人类有史以来最惨无人道的浩劫随着南京的沦陷而到来。在随后的漫长日子里,屠刀不止挥向放下武器的战俘,也一样无节制地挥向了手无寸铁的无辜平民。

十天之后,德国人约翰·拉贝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一个无休无止的恐怖岁月,无论人们怎样想象都丝毫不会过分。”

“从12岁的少女到80岁的老妇都是日本士兵轮奸的对象,当她们无法满足士兵的性要求时,就会被残忍地杀害。我曾经砍过人头,将人饿死、烧死甚至活埋,死在我手里的中国人至少200人。真是太恐怖了,我竟然变成畜生……我当时真是个魔鬼。”侵华日军士兵永富角户后来这样忏悔。

大批南京青壮年被捆绑押往郊外,遭受日军集体屠杀。

再多的文字也难以真正记录大屠杀发生时的悲惨与残酷。

南京,一座至今仍在哭泣的城市,一个与悲伤和耻辱相连的地方,它的骨头上,铭刻着一个冷冰冰的数字——30万。

(一)

在魔鬼面前,人的生命有多么脆弱?

1941年,林语堂用英文写下了《暴风雨中的树叶》一文——

“自从上帝创造人类以来,人类在今天才看到:士兵们轻蔑地一笑,把婴儿抛到空中,然后让他巧妙地落在锋利的刺刀尖上,称它为体育运动。

今天又把俘虏——他们被蒙住眼睛而站在壕沟旁边——当作练习拼刺刀即有组织地训练杀人的标靶。

有两个士兵追逐着从苏州败退到南京的中国兵,他们互相打赌,看谁先砍杀一百个人。

……”

风雨飘摇之际,人命脆弱如同树叶。这篇文章后来被译成日文发表,日译者竹内好说,我一面翻译,一面由于手不时发抖而握不住笔。

南京某城门前尸体遍地。

日本随军记者小俣行男曾经目睹日军残杀中国战俘的情景——

第一排先被砍头,第二排的人被迫将这些无头尸体投入江中,然后他们自己也人头落地。屠杀一直从早上持续到夜晚,但日军用这种方式只杀了2000人。

第二天,他们就厌倦了这种杀人方式,于是便架起机关枪。其中两挺机关枪以交叉火力向排成队的战俘扫射。“砰!砰!砰!砰!”扳机扣动了。战俘们纷纷跳入长江逃命,但没有一个人能成功游到对岸。

无数无辜平民受到迫害,数以万计的妇女遭受凌辱。“强奸后,我们还要杀死她们。”侵华日军士兵田所耕三回忆说,“只要一放开她们,有些妇女就会拔腿而逃。于是我们就‘砰’的一枪从背后射击,将她们解决掉。”

“或许在强奸时,我们把她看作一个女人。”另一名侵华日军士兵东史郎写道,“当杀掉她时,我们只是把她当作猪一般的动物而已。”

这是一段让人痛彻肺腑的历史。无论多少次走近,多少次触摸这段记忆,人们仍然会感到震撼且悲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这样的方式铭记每一个死难者——

纪念馆的一个角落,每隔12秒,一滴水就从高空落下,掉进黑色的“水面”。墙面亮起一盏印着遇难者遗像的灯,幽蓝色的光随即熄灭。

12秒,这是一个转瞬即逝的时间。在1937年冬的南京,在日军进城之后的6个星期中,平均每12秒就意味着一个中国人的生命消失在日军的屠刀之下。

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在自己的书中说:一位历史学家曾经估算,如果所有南京大屠杀的罹难者手牵手站在一起,这一队伍可以从南京绵延到杭州,总距离长达200英里左右。他们身上的血液总重量可达1200吨,他们的尸体则可以装满2500节火车厢。

来自美国的飞虎队成员的儿子麦克唐纳曾站在纪念馆,闭上眼安静地听了两分多钟水滴声。他说,在这些叮咚声中,他能感受到“父亲当年目睹了中国人遭受了什么样的苦难”。

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许多人知道遥远的耶路撒冷有一面“哭墙”,而中国的南京,也有这样一面墙。它是一个民族的伤心地。

2017年12月7日,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上的死难者名字又增加了20个——10635个。他们是30多万死难同胞的象征。

但大屠杀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人,加一个人,再加一个人”……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