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体制释能,指挥员必须先行一步——
加速新编制下夜战能力生成,必须抓住指挥员这一关键
教练员手记·点睛摘录
打仗打将。未来联合作战,战场观的悄然变脸,要求各级指挥员必须时刻正视观念差、聚力求解能力差。提升新体制下的夜战能力,要求指挥员的“眼睛”必须最明亮、“触觉”必须更灵敏,以己之“眼明心亮”,照亮变幻莫测的夜战场。
——某合成旅合成三营营长徐向丰
“防空火力建立空中掩护走廊!”“对敌实施强电磁干扰!”……
深秋时节,一场实兵对抗演练在子夜时分悄然打响。面对数倍于己之“敌”,红方指挥员、合成三营营长徐向丰运筹帷幄,灵活指挥,带领全营左冲右突,逐渐占据上风。待“敌”疲惫之际,徐营长瞅准时机,集中火力给“敌”致命一击!
“今天的游刃有余,起点是昨天的蹩手蹩脚!”硝烟散尽,回味自己这段时间的淬火磨砺,徐营长脱口而出。
徐营长为何会有这样的感慨?这还要从合成营组建之初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一件尴尬事说起。
几个月前,一场合成营夜间对抗演练进行到紧要关头,步坦向纵深冲击受阻。得知情况后,担任红方指挥员的徐营长迅速召唤炮火打击。谁料,炮弹刚刚“出膛”,导演部就判定红方人员大量战损——炮弹打到了自己人。
“怎么回事?”演练结束,徐营长质问缘由,配属的榴炮连连长张伟明一脸委屈:“我们按照给定的指示目标,计算射击诸元,并没有错啊!”原来,徐营长呼唤火力时机不符合炮兵射击安全界要求,己方人员与目标距离小于安全距离,导致火力支援过程中误伤了自己的部队。
问来问去,问题竟然出在自己身上。羞愧之余,徐营长明白:“新体制下,夜战呼唤更多的‘兵种通’!”以往全营只有3个兵种,夜间“摆兵布阵”比较得心应手。变成合成营后,一场演练有地上跑的、天上飞的,重装的、轻型的,有人的、无人的,夜间各兵种间协同难度陡增。这就要求各级指挥员必须掌握多兵种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合成指挥能力。
“新体制下合成营夜战不可能‘一合就成’,必须打破系统壁垒,弥合兵种‘缝隙’,把指挥员训练作为重点突出出来。”他们果断打破专业壁垒和兵种界限,要求合成营指挥员必须熟练掌握所属兵器的技战术性能,加强合同战术、军兵种和新型作战力量运用等内容的学习,提高筹划和组织作战能力。
“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发展新型作战力量和保障力量,开展实战化军事训练。对于我们指挥员来说,如果拿不到素质合成的‘资格证’,建设新型作战力量就是一句空谈,更没有调兵遣将的指挥权。”徐营长介绍,今年旅里在夜训中连续组织岗位互换、专业互学、人员互补培训,内容涉及到步兵、坦克、榴炮、工兵、防化、电子、侦察等诸多专业,让他们这些以往只懂一个专业的“直筒子”,正在变成能够灵活统筹多兵种的“多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