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增:解放战争为什么能赢

来源:军报记者微信公众号责任编辑:董玥
2017-07-17 18:43

曾经占领的城市先后失守,人民军队为何如此“镇静”?战争的进程与结局远非通常的军事理论可以解释

解放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在战略上别无选择,从国家政权的象征意义上考量,他必须全面占据大中城市和交通干线。在这一阶段,人民军队占领过的城市,像晋察冀解放区首府张家口、华中解放区首府淮阴、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乃至共产党的中枢延安都先后失守。然而,毛泽东“对城市的丢失表现得很镇静”,毛泽东认为蒋介石占领大城市的结果,仅仅是得到了一些“空荡荡的大楼和美国的大号新闻标题”,最重要的是国民党军因此“损失了有生力量”。

为占领大中城市和交通干线,用美式装备武装起来的国民党军主力大部分变成了守备部队。以至于在战争中后期,几乎所有的战斗都围绕着一个目标进行:国民党军死守不动,直到所有的城市都被围成孤城,所有的交通干线都被割裂成段落,最后被迫突围时陷入包围被歼灭。从机动条件上讲,拥有大量机械化装备并占据着主要交通干线的国民党军应有更高的机动性,但事实相反,守备大中城市的国民党军部队不敢迈出堡垒一步,一旦他们试图出城就会尝到挨打的滋味。而他们占据的交通干线也十分脆弱,共产党人根本无需动用正规部队,一声令下后民兵和老乡便可在一个晚上把数十公里铁路线上的所有枕木卸光。所以,“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这一战略原则在解放战争中被人民军队演绎得极其生动。

与此同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军事指挥上,蒋介石从来没有真正统一过他的陆海空军。国民党军内部的派系林立是军阀割据时代遗留的现状。在解放战争中,无论是战略决战,还是局部作战,蒋介石制定的任何方略无一不受到国民党军中的政治和军事派系的掣肘。

派系林立的结果是:对己保存实力,对他见死不救。

派系是什么?是私利集团!

人民军队没有私利可言,只有解放全中国的共同目标。

因此,当战场局势要求兵力并不强大的中原野战军单独歼灭实力雄厚的黄维兵团时,邓小平说,就是把中原野战军打光了,其他的野战军照样可以渡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值得!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