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老照片,一只劳动者的手。中国共产党最早感受到这只手的分量,深知士气当鼓,民心可期。何谓中流砥柱?那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支撑。中流砥柱的基石,不是权力而是人民。请看《解放军报》详细报道——
你可知这只手的分量
■孙晓青
一只手,一只黝黑、粗糙、充满质感的劳动者的手。
照片上的老人肩背微躬,满脸沧桑,黑色的粗布棉袄上,右肘部有磨破的大洞,一顶北方农村常见的旧毡帽,标示出他的农民身份。
他的手搭在战士的肩头,像是轻抚,又像在用力。
孩子,你可记住了我的嘱托?面带稚气的战士微笑着,似乎在说:放心吧大爷,您就等着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解放军画报》资料室珍藏的这张老照片,拍摄于抗日战争时期,原照片说明很简单,没有故事情节,没有人物姓名,只有简短的背景交代:“我军受到人民群众的信赖。这是绥远省的一位老大爷希望八路军战士多杀敌人为他报仇。”
与其说这是一张新闻照片,不如说它更像一幅宣传画,抑或一张电影海报,形象地阐释出战争与人民、人民与军队的关系。
那是一个特定的年代,多少中国人正在经历家园被践踏、亲人遭屠戮的国恨家仇!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曾狂妄叫嚣:3个月灭亡中国。面对来势汹汹的侵略者,有人估算了国家的财力、物力、军力等“家底”,得出悲观的结论:中国最多可以支撑半年;有人受平型关和台儿庄等局部胜利的鼓舞,认为中国可以速胜;还有人把抗战前途寄托在国外援助上,希望苏联出兵相助。“必亡论”导致投降、妥协,于是一些政府高官降日,组织伪政权,一些“国军”成建制投降当了伪军;“速胜论”则产生轻敌倾向,不愿做艰苦细致的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的工作。
两种极端,一个通病。无视这只手的分量的人,计算这计算那,唯独对人民的意愿和人民的力量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事实上,早在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出兵强占我国东北地区以后,全国民众的抗战热情便日益高涨。中国共产党最早感受到这只手的分量,深知士气当鼓,民心可期。1935年,中共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著名的《八一宣言》,明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正在长征途中的工农红军,将一次迫不得已的战略转移,转变为主动“北上抗日”的战略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