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今日拉开了帷幕
在940万考生中一定有那么一群人
将身着橄榄绿
如今
“学霸”当兵已不再是什么稀罕事
纵使人生有多种选择
但他们独爱这身绿军装
这或许不需要特殊的理由
只因心中有梦
世事纷繁,为什么他们还在坚守南疆营盘
■王雪振
(一)
1992年,刚刚大学毕业,已经在临沂教育学院组织人事处工作的公举东,应征入伍。
就在一年前,在波斯湾那片繁忙的海域,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发起了一场引领世界军事发展潮流的、集当时最新科技成果于一身的经典之战——海湾战争。
那一年,这场世纪大战,以超豪华阵容战果,强力开启了技术综合——全球化战争时代。
彼时,人民军队营盘里的高学历军官还都是备受关注的“稀罕物”,像公举东这样的高学历士兵,更是闻所未闻。
刚刚经历过百万大裁军的人民军队,正以“消肿”为突破口,在提高现代条件下诸军兵种联合作战能力的路途上,奋力求索。与此相应,输血战略也在大力推行——吸引地方高中生直接报考军校,大批量特招地方大学生入伍。
公举东清楚地记得,在入伍审查时,接兵干部如实对他说,到部队只是一个普通的战士,如果不想去也可以。公举东说,我现在就答复你,我去。
后来,公举东成为“南京路上好八连”的第一个大学生士兵,他从普通一兵做起,体能、胆魄、气质得到了全方位锻炼,被原南京军区评为“十佳优秀士兵标兵”、被团中央授予“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同时,他还因过硬的事迹成为当时社会舆论的焦点,并引发了一场“大学生当兵,到底值不值”的讨论。
海湾战争的同一年,中国人民解放军65435部队参谋长苏宁,在手榴弹实弹投掷训练中,因掩护战友不幸牺牲。这个生前一直紧盯世界军事科学发展进步、潜心钻研现代军事理论的少校参谋长,曾挤时间撰写出了70篇学术论文,被中央军委授予“献身国防现代化的模范干部”荣誉称号。
而苏宁,也成了那个时期,中国军人不忘初心、潜心追赶世界军事发展潮流的一个生动缩影。他的画像,至今仍悬挂在部队会室的墙面上,激励着后来人奋力向前。
一个是“优秀士兵标兵”,一个是“模范干部”,在他们动人的事迹背后,也无声显扬着上世纪九十年代,人民军队对知识、对人才的强烈渴望……
时光的脚步从来不会停滞不前,浩浩荡荡中,悄然改变着历史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