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优先:有一种公平叫“偏爱”

来源:剑客行作者:彦文责任编辑:姚远
2016-09-07 22:07

在拥军优属工作中,对军人子女教育的优待是一个很受关注的话题。教育部、原总政治部曾于2011年7月1日联合下发通知,《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颁布实施。

各地方也相继出台相关办法,如规定军人子女学前教育可以跨军兵种、跨行政区域优先免费入园;义务教育阶段可根据军人意愿安排就读、择校;在升学时享受加分待遇等。

这些优待政策惠及军人子女的教育和成长。然而,也有一种声音,认为这样做有悖于社会“公平”。

这样的说法有道理吗?

“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习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一番贴心话语,温暖了多少中国家长的心。毋庸置疑,子女教育,是中国家庭的“重大关切”之一,多少家长为此期望殷殷、倾注心血。军人家庭又何尝不是如此。

然而,牺牲奉献是军人的宿命,这其中,就包含着军人家庭对子女教育的诸多苦情、无奈和被迫舍弃。

笔者多年前听一位海军舰长讲述他的故事,至今难忘。

舰长房根福和妻女分居两地,天南地北。1990年,房根福率舰来西沙的第二年,远在东北老家的6岁小女儿房蕾该上学了。这下可愁坏了他。妻子是公共电车的司机,每天凌晨4点就要匆匆赶去上班,谁来按时叫醒孩子呢?房根福请假赶到了家里。

新生开学第一天,妻子天不亮照常上班去了,房根福早早把饭做好,又把小闹钟放在女儿枕边,然后,他走出家门,来到学校门口等着,看孩子能不能自己起床,按时到校。不一会,他看见小女儿背着书包,揉着睡眼,向学校走来。他真高兴,又不由一阵心疼。

几天后,房根福就离开了家回到了西沙。小房蕾从此就自己在晚上把闹钟上紧,早晨自己起床,穿衣服,叠被子,背上书包,带上饭盒,挂上钥匙,上学去。孩子到底幼小,冬天妈妈早早上班走后,小房蕾一个人睡在家里,生火炉怕出意外,干脆不生。

孩子穿衣服的时候冷,终于冻病了,这一学期,她连期末考试也未能参加。小房蕾二年级了,房根福仍在西沙。他和他的战舰都光荣立功,当他作为标兵在大会上发言时,不由得讲起了自己的小女儿。

在青藏高原兵站部,严重缺氧和教育落后的环境,使部队官兵子女的发育和教育都受到了影响。这里的军人子女能考上重点一本院校的很少;有的子女随父母转业回到内地后,学习跟不上;有的孩子离开父母到内地借读,学习成绩虽然上去了,亲情却淡漠了。

兵站部老政委的女儿,2岁3个月随母亲到格尔木上幼儿园,后又到西宁上小学,12岁离开父母到老家徐州读初中,后又到天津念高中,在北京上大学。父母辗转奉调,孩子上学也难得安稳。

军人子女教育受到影响,大致有三种情形。一是许多军人与妻子儿女常年分居两地,或是因战备任务频繁,聚少离多,对孩子学习疏于照管,不能每天辅导孩子做作业,不能参加学校的家长会,不能经常与孩子快乐嬉戏。

二是军人家属随军来到偏远艰苦的边防海岛,当地教育条件落后。

三是军人因移防、调动、转业,经常搬家,孩子在转学中要不断适应陌生的老师、同学和学习环境,安定正常的学习生活被打断。

军人报效国家,牺牲奉献理当无怨无悔。然而,“献了青春献子孙”,对军人子女来说就有点不公平。

社会公平包含了公民参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社会其他生活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分配公平。

许多军人子女在人生最重要的成长阶段,失去了本应属于他们的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条件和环境,有的因此影响到他们一生的成长和发展;在就读、择校、升学等方面对军人子女教育给予适当优待,是社会对军人及其家庭所付出牺牲的回报和补偿。这是政府的责任,也凝聚了社会各界爱国拥军的共识。

追求公平正义一向是人类社会的崇高目标。社会人群因不同种族、地域、阶层、行业、性别、年龄等而有所区别;不同人群因其对社会付出的多寡、贡献的大小,从社会获得的回报和补偿亦有所区别;社会政策成为调节社会公平、维系社会和谐的“润滑剂”。

没有区别对待就没有政策,没有政策则无法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国家离不开军队,军人家庭因服务国家和社会而付出特殊的牺牲,从社会人群相互依存而又相互救济的角度讲,对军人子女教育给予特殊的关照和优待,是一项既合情又合理的政策。

绝对的“一视同仁”并不代表着公平。有一种公平叫“偏爱”。

(图片提供:张千)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