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军队经验惊人一致:解决战场难题要靠官兵创新
这会儿,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正在召开,待会儿的新闻联播,我们就能看到习主席讲话的新闻,科技创新正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
就军队创新而言,解放军和外军的经验在一点上惊人的一致,那就是解决战场难题,更多的是依靠基层官兵的创新。
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来说,创新是提高战斗力的引擎之一。
2016年3月13日,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首次系统阐释“军队创新”思想。习主席指出,创新能力是一支军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加速器。
那么,广大基层官兵的创新又在何处呢?
近些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装备快速更新,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举个例子。若干年前,第31集团军特种大队举行了一场特种作战课目考核。在狙击考核中,200米头靶显隐靶射击是难度最大的一项。
“在外军特种部队,这种对头靶射击的距离一般在80米,而我们当时是200米。”当时参与考核的两名狙击手之一的何祥美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这样介绍。
考核开始,头靶弹起,两声枪响。验靶员发现,何祥美的靶子在人头像眉心处,子弹钻了一个孔,另一个靶子干干净净——狙击手脱靶了。
事实上,脱靶的那名狙击手是何祥美的狙击教员,狙击技能非常优秀,心理素质十分过硬,那他输在哪儿呢?
“迎着阳光,看不清楚。”何祥美解释说,“88式狙击步枪的瞄准镜,没有遮阳罩,而当时射击是逆光,从瞄准镜里看去,白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清。”这是88式狙击步枪的一个缺陷。何祥美事先考虑到这个问题,就用烟盒自制了一个遮光罩,结果就是这个烟盒遮光罩,在狙击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小创新,大智慧。如果这是实战,这就是一个赢得胜利的关键性创新,虽然器材只是一个烟盒。
一线官兵是武器装备的直接操作者,最熟悉武器的性能,也了解武器的缺陷。因此,弥补武器缺陷的创新,是基层官兵创新的重要方向。深挖武器性能,也是基层官兵创新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