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地青年典型走基层】战风斗沙,巡逻北疆边防线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吴敏 杜佳承责任编辑:杨帆
2019-05-07 08:31

青春赞歌响彻北疆防线

——军地青年典型随陆军某边防旅官兵边境巡逻侧记

5月6日下午,8名军地青年典型跟随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官兵徒步巡逻,感悟新时代边防官兵的家国情怀。车到哨所,时代楷模、陆军某部上士王锐第一个跳出车门。望着哨所门前五星红旗迎风翻卷,王锐整理巡逻着装,抬手敬礼。

“我在南国驾战车,你在北疆守边防。”王锐拍着边防旅上士王金龙的肩,两个同年兵军衔相同、身高相近,谈笑亲如兄弟。

在上午的分享交流会上,王金龙聆听了王锐苦练装甲兵专业技能的先进事迹,钦佩地说:“面对面与典型交流,我更加坚定建功新时代的信心。我要做扎根大漠的‘胡杨哨兵’,环境苦吓不倒,任务重压不倒,困难多难不倒。”

今日立夏,但北疆除了梭梭草、骆驼刺微露新绿,放眼望去,仍是一片荒凉。

“过去,一口干粮一口锅,就着咸水啃干馍,骑着骆驼去巡逻。冬夜潜伏,零下四十度的低温冻得掉眉毛。三伏天巡逻,戈壁高温把胶鞋烫变形。”上等兵刘尚恩背着电台,向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某部副主任王硕威讲述巡逻往事:“2002年夏,一支巡逻小队在沙漠中徒步巡逻。突然,一名战友中暑昏厥。生死关头,入伍仅153天的战士张良毫不犹豫地把仅剩的半壶救命水喂给战友,自己却倒在茫茫戈壁,将年仅19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边境线上。”

边境执勤哨兵同军地典型交流。中国军网记者杜佳承摄

“不到边疆,不知道边疆的苦。这种草原胸怀、胡杨意志、骆驼品格、战马雄风的北疆卫士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科技工作者学习发扬,不畏艰难险阻,推动科技创新。”王硕威话音未落,

年轻的士兵调转话头介绍边防哨所新变化:“这几年,边防设施大大改善。哨所和第三代风雨亭加装视频监控系统等设备,形成多种手段综合的边防管控平台。”

细沙飞舞,步步维艰。连长巴根那指着遥遥相望的风雨亭说:“今年某日的零时25分,风雨亭执勤哨兵发现边境异常情况,立即出动,抓获一名企图越境人员。”这些年,巴根那带着手下官兵每天徒步巡逻超过10公里,处理过各种各样突发情况。这个笑声爽朗的汉子踢开一块拦路的石头,说:“我们蒙古族有句谚语:‘大地有多远,猎手就能走多远;天空有多高,雄鹰就能飞多高。’北疆有我们,祖国请放心,人民请放心。”

风一程,沙一程,满身细汗干了又湿,巡逻队伍抵达573号界碑。连长巴根那拿出白手套、蓝毛巾,轻轻擦拭界碑。

“让我们为伟大的祖国放声高歌一曲吧!”火箭军某部三级军士长侯长岭手握钢枪,领头唱起:“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军地青年典型擦拭573号界碑。中国军网记者杜佳承摄

军地青年典型同边境哨兵为573号界碑描红。中国军网记者杜佳承摄

军地基层典型同边境哨兵共同巡逻。中国军网记者杜佳承摄

军地青年典型参观策克口岸。中国军网记者杜佳承摄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