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服务梗塞”,军营版“最多跑一次”来啦!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曾涛 陈拓 韩海建责任编辑:于雅倩
2019-05-07 03:09

服务基层贵在“多想一步”。在保卫科带动下,军营版“最多跑一次”理念如一缕清风吹进刘兵所在旅机关,其他业务科也坐不住了。很快,“最多跑一次”工作法相继在旅政治工作部和全旅推开,倒逼着机关完善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更多来自机关的暖心事,成了温暖兵心的实在事。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报道——

军营版“最多跑一次”来啦!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曾 涛 通讯员 陈 拓 韩海建

“机关办事效率低,办事程序繁杂”“机关工作落实不到位”“营产营具维修不够及时”“部分训练设施老旧”……

看着旅强军网“心贴心服务平台”里的数十条留言,第72集团军某合成旅保卫科科长刘兵的内心十分沮丧。他怎么也没想到,调整改革后,一直辛辛苦苦为基层排忧解难的旅机关,竟成了官兵“吐槽”的重点。

刘兵任职经历丰富,曾在排长、连长、指导员等基层岗位上锻炼过,又有着宣传科、保卫科等机关任职经历,自认为对基层需求都熟稔于心。

然而,随着部队转隶移防,各级面临的现实难题也显而易见:业务科设置和人员分工出现变化,人少事多;部队移防到新驻地,基层需要机关协调地方办理的事务增多;各单位分散在多个营区,官兵到机关办事跑一趟费时费力……

因为工作原因,刘兵经常与地方打交道。他发现,浙江省推行的服务基层“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受群众欢迎。在刘兵看来,尽管军队机关与地方政府部门职能有所不同,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也有很大差异,但服务基层的理念无疑是一致的。

受浙江省政府做法启发,刘兵从保卫科转变服务基层方式抓起,积极探索军营版“最多跑一次”工作法。

服务基层贵在“多想一步”。在保卫科带动下,军营版“最多跑一次”理念如一缕清风吹进刘兵所在旅机关,其他业务科也坐不住了。很快,“最多跑一次”工作法相继在旅政治工作部和全旅推开,倒逼着机关完善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更多来自机关的暖心事,成了温暖兵心的实在事。

 一次办事“折返跑”引发的反思

“为安装电脑保密系统,到机关跑了3趟……”第72集团军某合成旅步兵三营文书、上士方章敏没想到,自己在旅强军网“心贴心服务平台”上不经意的一句“吐槽”,竟掀起一阵波澜。

那天,连部办公电脑系统发生故障,根据保密管理规定,方章敏重装系统后,抱着电脑去机关保密室安装保密系统。

机关在5公里之外的另一处营区。方章敏好不容易挤上一趟班车,到了机关又爬了3层楼。不想,满头大汗的他,来到保密室时却被告知:“要先填写申请单,营连主官签字同意后方可安装。”

第二天,方章敏在完善手续后去了机关,到后才得知首长机关当天组织野外实弹射击,分管保密工作的参谋一整天在外参训。考虑到连队还有其他工作,他只能再次抱着电脑“打道回府”。

方章敏的“吐槽”很快在旅里传开。对此,警卫勤务连四级军士长刘晓东也感同身受。有一次,他请假去保障卡办公室办理军人保障卡,却被告知需上交士官证复印件。由于士官证丢失,他赶到人力资源科开具相关证明,又被告知“开证明需要一份情况说明”,并由营连主官签字……一番折腾,刘晓东只得悻悻而归。

“口头上成天喊改进作风、服务基层,为什么办个保障卡却这么难?”回连队找指导员、教导员签字,到机关请假,再去开证明、办卡……为办理一张保障卡“一直在路上”,这让刘晓东颇感无奈。

“临时补办资料,那才叫折腾。”一位昵称为“小飞侠”的战友忍不住跟帖。

去年,“小飞侠”和女友计划领证结婚,专门请假去机关办理结婚申请手续。当“结婚申请”经营连审批、送到机关后,他才得知还需提供“恋爱报告和女方体检报告”。最终,他跑了几趟才把这事办妥。

类似的境遇,网友“箭在弦上”也有过。去年底,相恋多年的未婚妻打算来队,他向排长、指导员、教导员逐级报告,并向机关申请了临时来队家属房,但足足等了一个星期才拿到房间钥匙。他直言:“办理未婚妻来队探亲事宜本是件开心事,因申请程序复杂、环节太多,‘开心事’成了‘烦心事’,以后真不想让她来队了。”

“围观”基层官兵在网上的留言、跟帖,归纳起来主要有3个方面:基层官兵到机关办事,具体负责的机关干部因故不在位,只能“白跑一趟”;由于对办事所需的材料种类、格式、内容等要求了解不够,基层官兵递交的材料时常被打回返工;有些事情办理程序烦琐,一件事要协调多个部门、经多人处理,官兵们找到“甲”却找不到“乙”,找到“乙”又找不到“丙”,无形中增加了办事难度。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