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主席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周俊杰责任编辑:王俊
2018-12-27 00:07

国家大柄,莫重于兵。习主席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军队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后盾”。这一战略要求,明确了强军兴军在我们党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根本价值,指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和力量依托。新时代军队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必须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充分发挥“以强军支撑强国”的战略功能和历史作用,努力把强国强军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请关注今日《中国国防报》的文章——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后盾

——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周俊杰

国家大柄,莫重于兵。习主席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军队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后盾”。这一战略要求,明确了强军兴军在我们党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根本价值,指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和力量依托。新时代军队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必须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充分发挥“以强军支撑强国”的战略功能和历史作用,努力把强国强军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军队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事关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事关“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的实现。

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托底保障。任何一个国家要真正强大起来,没有坚强的军事实力作后盾是决然不行的。近代历史上,中华民族饱受列强侵略欺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防和军队不够强大。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海战,再到八国联军侵华,由于我国军事力量薄弱、武器装备落后,反侵略斗争均以失败而告终,并导致丧权辱国。反之,新中国成立以来,正是由于我们党高度重视国防事业,始终把建设强大人民军队作为不懈追求,敢于在关键时刻“亮剑”,才顶住了来自外部的各种压力,维护了国家的独立、自主、安全、尊严。历史一再告诉我们,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国家安全的战略底牌和依托,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

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图强的可靠支撑。我们党自成立时起,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近百年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但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图强的道路艰辛坎坷,绝不是轻轻松松就可以实现的。由大向强、将强未强之际往往是国家安全的高风险期,我们越是发展壮大,面临的压力和阻力就越大。这是我国由大向强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挑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绕不过的门槛。军事手段是实现伟大梦想的保底手段,打赢能力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安全环境。现在我国经济体量已今非昔比,必须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使国防实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有一个大的提升,否则就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题中之义。长期以来,我们党始终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摆在社会主义事业重要位置思考运筹。毛泽东提出“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邓小平强调“要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改善武器装备,加速国防现代化”;江泽民提出“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和建立强大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任务”;胡锦涛指出“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一以贯之体现了我们党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更加重视国防和军队建设,坚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进行统筹谋划,使其在总体布局中的地位更加彰显。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搞上去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会期,以更高的站位和更长远的眼光科学谋划、加大建设力度,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适应,是强国强军的必然要求和现实路径。

深刻把握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战略安排。党的十九大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放在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大目标下运筹谋划,对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新的战略安排: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这样的部署,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在时间节点上高度契合,在目标要求上高度匹配,在战略路径上同向同步,为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强军事业明确了目标图、路线图、展开图。我们要正确把握国防和军队建设目标任务,一步接着一步推,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干到底。

紧紧扭住军队“四个现代化”这个关键。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军队“四个现代化”,赋予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的时代内涵,深刻揭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客观规律。军队“四个现代化”相互联系、互为支撑,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军事理论现代化是先导,要求必须加快形成具有时代性、引领性、独特性的科学军事理论体系,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发展新境界。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是保证,要求必须加速推进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革命性重塑,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军兵种部队,打造坚强高效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军事人员现代化是核心,要求必须大力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努力锻造能够担当强军重任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武器装备现代化是重点,要求必须加快构建适应信息化战争和履行使命要求的武器装备体系,为实现军队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撑。

坚定不移把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进行到底。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习主席着眼设计和塑造军队未来作出的战略擘画,是强军兴军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引领推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大开大合、大破大立、蹄疾步稳,实现了我军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的整体性、革命性重塑,有效解决了制约我军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推动我军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当前,改革进一步向纵深推进,全军上下正集力攻坚、打好政策制度改革“第三大战役”。没有痉挛,历史就不可能向前迈进一步。现在改革攻坚正面临新变化新特点,遇到的矛盾和困难远比过去更加错综复杂。全军官兵要把落实军委改革的决策部署作为重大政治责任,自觉站在全局高度认识改革、支持改革、服从改革,周密组织实施,有力有序推进。我们只有始终强化改革强军,以务期必成的定力、恒心和韧劲,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认真完成各项改革任务,才能把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后盾,体现了新时代党和人民对我军的使命重托,全军部队官兵必须以实际行动履行使命,担当重任。

高高擎起新时代伟大精神旗帜。任何时候都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是由我军的阶级属性决定的,是军队在国家政治体系、政治生活中发挥战略功能的直接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军由内而外实现了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体系重塑、作风形象重塑,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坚定步伐。这些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习主席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科学指引。必须高举习近平强军思想这面旗帜不动摇,牢固确立其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根本指导地位。军队应当以坚持高举旗帜、坚定维护核心的政治自觉和坚定行动,强化“四个意识”,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习主席保持高度一致,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习主席指挥。

全面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我军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这个本领就是能打仗、打胜仗。当前,我国地缘战略环境日趋复杂,面对多方向安全压力,特别是海上安全环境更趋复杂,对我国安全战略全局的影响更加突出。防人之心不可无!在实力政治、丛林法则依然大行其道的当今世界,我们必须有防身利器。托举国家发展实现由大向强关键一跃,需要我军履行使命任务能力有一个大的跃升。实现这个跃升,就必须坚定不移把军事训练摆在战略位置,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全军官兵只有不断增强慑战止战敢战胜战能力,才能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才能真正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有效履行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面对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军必须为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战略支撑,为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提供战略支撑,为拓展我国海外利益提供战略支撑,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战略支撑。这“四个战略支撑”赋予人民军队新时代使命任务,是军队支撑民族复兴图强的具体表现。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要求军队必须坚决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坚决维护政治社会大局稳定;必须执干戈以卫社稷,在前进道路上顶得住压力阻力、扛得住挑战风险;必须紧跟国家海外利益拓展进程,切实加强安全保障,有效维护海外利益安全;必须适应国际体系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需要,在维护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营造有利战略态势上发挥更大作用。全军要强化使命担当,增强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不断提升有效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的能力。

(作者为军事科学院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心主任)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